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然》子刊研究:长达半年监测发现,打鼾与心血管疾病高度相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子刊研究:长达半年监测发现,打鼾与心血管疾病高度相关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9A03F1Z00

打鼾,这个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夜间的小插曲,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威胁。最新研究揭示了打鼾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显著联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项发表在《NPJ Digital Medicine》的研究首次通过长达六个月的监测,客观地揭示了打鼾与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这项研究对12,287名参与者进行了夜间打鼾监测和白天血压评估,发现打鼾持续时间的增加与血压的升高有关。

研究指出,即使在考虑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eAHI)、年龄、BMI和性别等因素后,打鼾与血压升高的关联依然显著。特别是在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和BMI小于30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更为明显。

研究进一步发现,打鼾持续时间与未控制的高血压显著相关。在排除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参与者后,这种关联仍然显著。这意味着,即使是原发性打鼾,也可能增加未控制高血压的风险。

数据显示,频繁打鼾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不频繁打鼾者分别高出约3 mmHg和4 mmHg。此外,打鼾时间较长者(第75百分位数)相比不打鼾者(第5百分位数),未控制高血压的发生率高出89%。

具体来说,研究初步分析发现,打鼾的持续时间越长,与之相关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也越高。具体数据显示,经常打鼾的参与者比不常打鼾的参与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高出约3毫米汞柱和4毫米汞柱,这一相关性与参与者的平均呼气暂停低通气指数(eAHI)、年龄、BMI和性别无关。

当研究将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将打鼾持续时间按照四分位数划分后,发现那些患有重度OSA但无打鼾现象的参与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于无打鼾或无OSA的参与者,分别平均高出3.6毫米汞柱和3.5毫米汞柱。

此外,即使没有OSA,但打鼾持续时间位于最高四分位数的参与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分别比那些无OSA或不打鼾的参与者高出3.8毫米汞柱和4.5毫米汞柱。研究结果指出,重度OSA患者即使不打鼾,其血压升高的相关性与单纯打鼾的个体相当。

这项研究强调了打鼾在临床管理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医生和健康管理者应该对打鼾的潜在健康风险给予更多关注,并考虑将其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Lechat B, Naik G, Appleton S, et al. Regular snoring is associated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NPJ Digit Med. 2024;7(1):38. Published 2024 Feb 17. doi:10.1038/s41746-024-01026-7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