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工伤的区别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工伤的区别
在职场中,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是两种常见的用工形式,它们在工伤认定和赔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关系的区别,并介绍工伤死亡的赔付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工伤的区别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种关系的概念是什么。
劳动关系:就是公司和员工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员工成为了公司的一员,要遵守他们的规定,上下级关系明显。
劳务关系:就比较宽松了,它可以是个人、公司甚至其他机构之间的短期合作。提供劳务的人不算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不用遵守他们的规定,双方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关系里,双方都有些啥权利和义务。
在劳动关系里,公司对员工有很多要求,比如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帮员工交社保等等。员工则有权享受各种劳动福利,比如工伤保险之类的。但是,如果员工出了意外,比如工伤或者职业病,那公司就要负责了。
在劳务关系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按照合同上说的算,比较灵活。提供劳务的人自己安排工作时间,一般来说,他们不用承担公司的附随义务,也就是不用替公司承担风险。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工伤认定和赔偿的问题。
在劳动关系里,如果员工在上班时受了伤,或者得了职业病,那就可以被认定为工伤,还能享受到工伤保险的待遇。但在劳务关系里,这个就不好说了,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员工真的出了工伤,在劳动关系下,他可以去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包括伤残津贴、劳动能力鉴定费等等。
但在劳务关系下,提供劳务的人如果受伤,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只能拿到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工伤死亡赔付标准
工亡赔偿大致有两部分:一是丧葬费,按所在城市去年员工平均工资给六个月;二是抚恤金,亲属越多越少,像配偶能领到去世员工工资的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孩童再加10%,但是别超过员工生前工资,亲属抚恤金之和也不能大于这个数;三是一次性工作死亡补贴,金额等于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伤残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因为工伤死了,家属也能享受到这些待遇。不过,一级到四级伤残员工要是停工留薪期满后才死,那就只能领丧葬费和抚恤金,不能拿一次性工作死亡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