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甄嬛传》心理分析:五位主角的生存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甄嬛传》心理分析:五位主角的生存智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onyourpsy.com/empresses-in-the-palace-review/

《甄嬛传》自推出以来,已深深植根于观众心中,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该剧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对古代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吸引了无数观众。特别是2024年,在"皇上驾崩"的场景中,竟然有六万多人在线参与公祭,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甄嬛传之所以如此经典,除了因为故事线非常复杂、人物设定又多又细致,不管主角、配角都有著各自的目標和追求,彼此之間的明爭暗鬥和權謀心機構成了本劇的看點。另外,甄嬛传不仅是一部宫斗剧,更是一部深刻的人性剧。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甄嬛接不住的梗",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从家庭、职场到感情,许多现实情境都能在剧中找到共鸣,让观众很容易将自己代入这个后宫的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用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理论,来分析剧中的五个重要角色。

压抑个人情感、展现成熟与利他的甄嬛

作为本剧主角的甄嬛,是全剧的灵魂人物。甄嬛虽然人生经历了很多苦难,也有很多喜怒哀乐,但她从未怀疑过自己是一个不值得或不相配的人,她始终保持著稳定的自尊,用成熟的方式应对各种挑战。

在关键时刻,甄嬛常常能够压抑(suppression)自己的情感,比如:在面对自己的婢女浣碧被赐婚给旧爱果郡王时,她忍住内心的难过,交代果郡王说"其实浣碧是我的亲妹妹,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她"。甄嬛常压抑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内心冲突,将伤痛化作对他人关怀与照顾,她的成熟与智慧使她在宫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成为后宫的主宰。

有些人听到压抑这个词,可能会觉得它带有负面意味。但事实上,压抑并不是欺骗自己或否认自己的情感,而有时候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像为了梦想、家人、工作、朋友等更有意义的目标,牺牲忍耐、自我克制是必要的,所以压抑反而是个成熟的心理机制

理想化皇上、转移愤怒到他人身上的华妃

华妃年世兰,可以说是人气第二高的角色。华妃算是十足的坏人,但仍然获得许多观众喜爱,来自于她的敢爱敢恨,她对皇上的爱轰轰烈烈,对其他人的坏也是任性妄为。

华妃对皇上充满许多理想化(idealization)的幻想,她觉得皇上只喜欢她一个人,对皇后只是礼敬、对其他嫔妃只是一时被迷惑。可是华妃怎么可能不知道皇上同时爱著好多人呢,但是她却把皇上美化成好棒棒的人、把跟皇上的关系美化成好棒棒的关系。这股内心的矛盾和无法接受的情感,就透过愤恨和嫉妒转移(displacement)到位阶比她低的人身上,透过攻击和打压其他的妃嫔、婢女和太监,藉此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宣洩內心的不快。

这就像所谓"踢猫效应":爸爸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回家对妈妈发火,妈妈又骂小孩,小孩再踢猫,这正是转移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反向由爱生恨、用自贬来被动攻击的安陵容

安陵容可以说是甄嬛传中,心境转折最複雜、使用最多防衛機轉的一個角色。十年前,許多觀眾最看不慣安自sad的安陵容,但十年後步入社會、踏入職場,才驚覺自己拿到的恰恰是安陵容的劇本,缺少甄嬛的美貌、沒有華妃的家世,原來只是想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好好地活下去。

安陵容与甄嬛的初见,是受到甄嬛的解围,从此将她理想化为生命中的明灯,渴望得到同等的关註与喜爱,但安陵容却经常扭曲(distortion)甄嬛的善意,觉得甄嬛对她好只不過是施捨、是安撫。这其实源於安陵容內心深處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她把妈妈被爸爸拋棄和利用的經歷內在投射(introjection)到自己身上。所以出於自卑和妒忌,再加上婢女宝娟的挑唆,她对甄嬛由爱生恨,产生一种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的心理反应。

由於在宫中的地位与资源无法与其它嫔妃相比,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安陵容只能用自我贬低的方式被动攻击(passive aggression)。比如:她常对甄嬛说"妹妹卑微",看似是避免冲突,实则是挑起争端,传达出一种"是你负我"的氛围。但是,不得不提安陵容也有她成熟的一面,她不断在补偿(compensation)自己的不足,费心苦练刺绣、制香、唱歌、冰嬉,你也可以感受到她有多努力。

若你也在安陵容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請别忘记肯定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真心相信他人的好意,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潜抑所有好恶、自卑又猜疑的雍正帝

接下来这位是甄嬛传中比较少被讨论,但可能是最可怜的人之一,男主角雍正皇帝。在剧情中,雍正的皇位得来不易,忌惮才华好、外貌帅又年纪轻的弟弟果郡王,皇上也很担心被推翻、被夺位,使得他无论是在前朝或后宫,都在猜疑中度日。

为了保护自己最高权力的地位,皇上只能潜抑(repression)所有的喜好和厌恶,久而久之也屏蔽掉自己的感情。比如在第一集中,皇后提醒皇上"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就可以知道皇上连吃东西都不能同一道菜夹超过三口,以免不小心泄露自己的喜好。皇上在面对后宫的嫔妃时,也很压抑自己的真心,他一直把她們都當成已故的第一任皇后-純元皇后的替代品。直到他昏迷时无意识中叫出甄嬛的小名,而不是纯元皇后的小名-菀菀,大家才明白原来皇上早已爱上了甄嬛,甚至可能连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所以,潜抑是指人在不知不觉中,将无法接受的念头、感情、记忆或是冲动,压到潜意识的深处。压抑也常伴随着情感隔离,让人减少情绪上的痛苦。虽然这些感受被压下来了,却不会就此消失,而是在暗中影响人的行为,让人做出一些连自己也不太明白的事情。

运用幽默、化苦痛为手腕的苏培盛

最后,来谈一下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苏培盛。苏培盛是宫中的一個特殊存在,俗话說"伴君如伴虎",能夠在皇上身边侍奉几十年,他的社交手腕绝对是一等一。

在甄嬛传的其中一个名场面"滴血验亲"中,当甄嬛被指控孩子並非皇上亲生,皇上当下既混乱又震怒,这时,苏培圣展現了他的幽默(humor),一句"奴才没有生育能力!这槿汐跟温太医怎麼可能是奴才的孩子!"就逗乐了皇上,消解了皇上的疑心,也化解了甄嬛的危机。虽然作为宫中的传统男性,不能生育是苏培盛内心一生的痛处,但他却能用幽默来升华这种苦痛,并达到利他的效果。这种幽默並不同於表演或脱口秀中的搞笑,在心理学上,幽默更像是把自己的痛苦转化为一种推动生活前进的工具,或者是一种帮助他人的力量,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成熟而高端的能力。

透过介绍《后宫甄嬛传》中五个重要角色的生存策略,除了对于这些防衛機轉有一些认识,也是希望大家更愿意去探索自己内心的需要,并试着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像某個角色使用特定的方法来排解不安。使用防衛機轉來保护自己並不是坏事。然而,如果过于频繁地使用某些方法,或主要依赖不成熟的防衛機轉,就可能对自己或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不成熟的防衛機制,像转移、扭曲、潜抑,往往是我們自己意识不到的;而成熟的防衛機制,像压抑、补偿、幽默,则是我們有意识地使用來保护自己或化解心理冲突的方法。不过,也提醒大家不必時時刻刻分析自己或朋友,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感,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來應对生活中的挑戰,享受每一刻,用心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