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深入理解资产负债表对货币政策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深入理解资产负债表对货币政策影响

引用
和讯网
1.
https://futures.hexun.com/2024-05-15/212858240.html

央行如何通过调控基础货币总量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如何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本文将深入解析央行资产负债表,帮助读者理解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央行—商业银行货币体系框架内,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信贷、债券购买、贴现等,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进而促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方式进行信用派生。

央行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的操作会直接影响其资产负债端的科目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央行的行为模式,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透彻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基础货币主要以储备货币的形式存在,其构成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 货币发行:包含流通中的现金(M0)和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
  2.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构成。
  3. 非金融机构存款:指支付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

央行会通过调节各类资产负债科目,以确定一个合适的基础货币总量,具体而言,即是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数量,这是央行调控的核心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由央行主动调节,政府存款的变化取决于财政政策的调整。

超额存款准备金(超储)是指商业银行可自由支配的基础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受其超储量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操作中,超储成为央行调节的重要手段,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

在保持基础货币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影响超储,从而实现对经济的有效控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若出现大幅下行,可能对银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宽松对银行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以及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