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发明、杜甫点赞:这些春季时令菜,每道都是绍兴人的心头好
陆游发明、杜甫点赞:这些春季时令菜,每道都是绍兴人的心头好
春分已过,万物复苏。在绍兴这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春季时令菜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段段流传千年的文化记忆。从陆游发明的“绍八珍”,到杜甫笔下的“夜雨剪春韭”,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绍兴人对春天的独特情感。
“桃花流水鳜鱼肥”:陆游发明的春季头牌
相传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晚年居住在鉴湖畔。一日,他拜访邻家农户,恰逢主人在湖中捕到一尾鳜鱼。得知陆游对美食颇有研究,便询问如何烹饪。时值春季,“桃花流水鳜鱼肥”,鱼肉肥美鲜嫩,院中春笋渐露,陆游便建议将鳜鱼与春笋一同烹制,再加入咸肉等食材提味,这道菜鲜香味美,众人连连称赞,这就是传说中最初的“绍八珍”。
寻宝记春季头牌:绍八珍
“满山新笋玉棱棱”:肉绵笋脆,春日至味
林地山间冒尖的春笋,是绍兴春日到来的讯号。“尝鲜无不道春笋”,绍兴人喜食笋,每年尝过了春笋,才算是真正品过了春味。除了绍八珍,绍式咸笃鲜是另一道以春笋之鲜为主味的经典春菜。
寻宝记春季菜品:绍味咸笃鲜
在历史上这道菜同样十分著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写过“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的诗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这道菜的诱人之处。将春笋与咸肉、千张结、青豆瓣等文火慢炖,笋的鲜甜与肉的咸香相互渗透,肉借笋之鲜,笋因肉更香。
“翠荚中排浅碧珠”:鲁迅难忘的童年美味
蚕豆也称“罗汉豆”,是绍兴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以“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来形容其美味。鲁迅在《社戏》一文里,生动地讲述了童年和小伙伴乘乌篷船看社戏的途中,“偷”摘罗汉豆的趣事。清鲜微甜的豆香,也因此融入了鲁迅先生对于故乡绍兴的记忆,在以后多年的时光里久久难忘。
寻宝记春季菜品:响油鲜蚕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诗人待客的春食盛景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虽然韭菜四季常有,但春季初生的春韭最为鲜嫩,也被古人用来当做待客的佳品。著名诗人杜甫曾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描述被友人盛情款待的场景,绍兴才子徐文长也写过《赋得夜雨剪春韭》,描述与友人一同品春菜、赏春光的小聚。清香美味的春韭,经过历代诗人的咏赋,也多了些诗意与意趣。
寻宝记春季菜品:春韭小土豆
“春来荠美忽忘归”:“著名吃货”陆游的最爱
陆游一生写诗无数,“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与饮食有关的约占三分之一,直接描写美酒佳肴的近四百首。诸多美食中,他对荠菜的痴迷尤甚,甚至还专门写过一篇《食荠十韵》,从采摘、烹饪、配菜等方面描写荠菜。“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满满都是他对这道春菜的热爱与赞美。
寻宝记春季菜品:荠菜鲜腐竹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春食青团
自古,人们就有着吃青团“尝春”的习俗。仿佛是在说,吃过了青团,才算真正品过了春的滋味。“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白居易以青团开篇描摹春日图景,也记叙了当时人们在春季吃青团的食俗。
寻宝记春季菜品:咸蛋黄豆沙青团
本季特别上新了咸蛋黄豆沙青团,以艾草的清香混合馅料的甜香,香味丝丝入扣,色泽翠绿可爱,软糯香甜,春季必尝。
除了以春季时鲜为主的菜品,还有许多其他味型的新菜:香脆入味的绍式虾爆鳝,鲜香麻辣的馋嘴牛蛙,椒香与肉香相融的花椒仔排,炖煮入味的绍兴鸡汤萝卜,还有香辣油浸目鱼、口水花牛肉、越味海蜇丝等多道美食,将不同食材与风物以“守正创新”的理念精心研发,一一匠心呈现。
既有古人爱吃的时令春鲜,又有当代主厨的匠心研发,以色香味俱全的一席春菜,将属于绍兴的春天完美珍藏。山珍河鲜,自然真味,不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