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共同财产包括哪些?一文详解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与转移认定
结婚后共同财产包括哪些?一文详解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与转移认定
婚姻关系中,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话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结婚后共同财产的范围、再婚情况下共同财产的界定,以及婚后共同财产转移的相关法律规定。
结婚后共同财产包括哪些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夫妻双方在婚后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不论各自收入高低,都属于共同财产。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例如夫妻一方或双方经营店铺、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进行股票、基金等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知识产权的收益。比如一方因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获得的经济利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部分。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若未明确表明归一方所有,继承或受赠财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例如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再婚共同财产包括哪些
再婚共同财产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无论是一方还是双方的收入,均属于共同财产。
二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例如一方在婚后从事商业活动所得的利润,或者双方共同投资股票、基金等获得的收益。
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比如一方在婚后因著作权、专利权等获得的报酬。
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若没有特别约定,一方在婚后继承的遗产或受赠的财物,属于共同财产。
五是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比如一方在婚后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等。
需要注意的是,再婚前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在确定再婚共同财产时,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
婚后共同财产转移什么意思
婚后共同财产转移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通过各种手段将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或全部,私自改变其所有权归属或实际控制状态的行为。
常见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隐匿财产,例如一方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存款悄悄转移到他人账户;二是擅自变卖,比如未经配偶同意,将夫妻共有的房产、车辆等贵重财产低价出售;三是虚构债务,虚构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债务,然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从而达到减少共同财产的目的。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在法律上,若一方存在转移婚后共同财产的行为,在离婚分割财产时,法院通常会对转移财产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并且,另一方若发现这种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被转移的共同财产,以维护自身的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