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按摩三穴配消食茶,轻松缓解消化不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按摩三穴配消食茶,轻松缓解消化不良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58241

春节过后,不少人因为饮食不当出现了消化不良、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三种简单实用的缓解方法:按摩三个关键穴位和饮用消食茶,帮助您快速恢复肠胃健康。

按摩三个穴位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是养生保健要穴。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意思很简单,就是腹部的胃肠疾患,比如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呕吐、腹泻、便秘等,都可以用足三里穴治疗。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或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按摩方法:用手掌掌根、大鱼际或者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日按揉12次。

四缝穴

四缝穴属经外奇穴,为手三阴经所过之处。按摩该穴具有健脾消积、祛痰导滞的作用。四缝穴原本被用来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后来证实,其对成人的治疗效果也很好。

取穴:四缝穴不是单一的穴位,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一手4穴,左右手共8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四缝穴35次,再用拇指指甲掐1次。按掐的力度以稍有痛感为度,每穴按掐23分钟。

下脘穴

下脘穴属任脉,是足太阴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按摩该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等。

取穴: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者中指按压下脘穴30秒,然后再沿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早晚各1次。

服用消食茶

古语云:“鱼生火,肉生痰。”大鱼大肉吃多了,大家可以适当服用陈皮桑叶茶,以理气和胃、清热润燥。此药茶除了可以缓解消化不良、改善食欲,对口干、口苦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具体做法是:取霜桑叶5克,陈皮(3年以上)10克,加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知识链接:揉腹推腹缓解消化不良

《黄帝内经》指出:“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消化不良在中医诊断里归于胃脘痛、胃痞或嘈杂等。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在入口的食物上把好关,还要让脾胃功能运转起来,保持消化、排泄通道的畅通,“通六腑”。

六腑位于腹部,用手可以触摸到。如果六腑不通,人们可借助外力使其通畅,最好的方法就是揉肚子,如揉腹中、腹外及推腹部等。

指揉腹中

取仰卧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双手四指对齐,指尖关节轻放于胸骨下方腹中线上。慢慢向下按压,有轻微闷胀感后,带动皮下组织做缓慢的顺时针揉动,边揉边往下移动。如果在移动的过程中觉得某一个地方特别疼,就可放慢揉动速度,减轻按压力量,一直揉到耻骨联合。

掌揉腹外

两手掌放在小腹部,沿着腹部外侧,边揉边缓慢移动,手指碰到肋骨以后,边揉动边缓慢地向中间靠拢。

直推腹部

两拇指相对,放于胸骨下方,四指朝下,手掌轻轻下压,从上向下缓慢下推至耻骨联合边缘。

环揉脐周

右手呈碗状,扣于肚脐,左手放在右手背上,顺时针环旋揉动1分钟,再逆时针揉动1分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肥甘厚味,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这样才能保持脾胃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健康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