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口腔科普:儿童替牙期颜面变丑的罪魁祸首——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下颌后缩的影响和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口腔科普:儿童替牙期颜面变丑的罪魁祸首——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下颌后缩的影响和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log.kq88.com/128108.html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常笑称其为“呼噜娃”。然而,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健康隐患——腺样体肥大。若长期忽视,这种问题可能悄然改变孩子的面容,导致“下颌后缩”,甚至影响一生。

腺样体:守护呼吸道的“门卫”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像一道免疫屏障,帮助孩子抵御病菌入侵。正常情况下,它在3-7岁时体积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

然而,反复感冒、过敏或慢性炎症会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堵塞鼻咽部通道达60%以上。

腺样体肥大的信号:

  • 持续性鼻塞、睡觉打鼾
  • 张口呼吸(尤其夜间),开唇露齿,唇红外翻,笑露牙龈,面容呆滞
  • 听力下降、反复中耳炎
  • 白天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下降
  • 多动症
  • 牙齿咬合错位导致咀嚼吞咽困难,吃饭要么狼吞虎咽,要么“磨磨唧唧”,食物无法磨碎,长纤维食物咬不断,干脆不吃菜
  • 颜面部变丑,头颈前倾,肩膀内扣,驼背等体态不佳

口呼吸:改变脸型的“隐形推手”

当腺样体肥大堵塞鼻腔,孩子被迫改用口呼吸。这一习惯会打破面部肌肉与骨骼的平衡:

  1. 舌头位置异常:正常鼻呼吸时,舌头贴住上颚,促进上颌骨发育;口呼吸时,舌头下垂,上颌骨失去支撑,逐渐变窄。
  2. 下颌骨被迫后缩:为保持气道通畅,头部前倾,下颌骨向后移位,长期导致“下颌后缩”,形成“腺样体面容”(脸型狭长、下巴后移、牙齿不齐)。


研究数据:一项针对300名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追踪研究发现,持续口呼吸2年以上的儿童中,76%出现不同程度的颌面发育异常(《儿童口腔医学杂志》,2021)。

下颌后缩:不仅是颜值问题

下颌后缩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引发连锁反应:

  • 牙齿咬合紊乱:地包天、龅牙等,增加蛀牙和牙周病风险。
  • 呼吸功能减弱:气道狭窄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影响大脑供氧。
  • 心理影响:面容异常可能引发自卑心理。

早发现、早干预:抓住黄金治疗期

关键年龄:4-8岁是颌面发育高峰期,也是干预最佳时期,8-10岁最常见,12岁后导下巴难度增加。

自查方法:

  • 孩子安静时是否总张着嘴?
  • 闭口测试:轻闭孩子双唇,能否平稳呼吸1分钟?
  • 观察面容:是否有下巴短小、上唇翘起?

医学诊断:

  • 鼻咽侧位X光片测量腺样体堵塞程度。
  • 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呼吸暂停情况。

治疗策略:从保守到手术的阶梯方案

一般耳鼻喉颗医生和牙医(正畸和儿童牙科)联合会诊入手,耳鼻喉医生先期治疗,尤其是需要手术后,1-2周即可开始导下巴向前的矫正器治疗,

  1. 保守治疗(轻度肥大):
  • 鼻用激素喷雾减轻炎症。
  • 过敏管理:尘螨防护、抗组胺药物。
  • 呼吸训练:闭口鼓气、吹气球锻炼鼻呼吸。
  1. 手术治疗(堵塞>70%、保守无效):
  • 腺样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术后多数患儿呼吸明显改善,越早效果越好,痛苦越少。
  • 正畸干预:配合功能矫治器(如Frankel-2,TB,头帽肌激动器,硅胶矫正器)引导下颌前伸。 一般3-12个月下巴改善,肌功能训练和咀嚼训练。

注意:术后仍需监督孩子恢复鼻呼吸,必要时进行肌功能训练(Myofunctional Therapy)。

我们的治疗案例,全周期儿童早期矫正综合方案,

多数分为2-3期,第一期使用Frankel-2,TB,头帽肌激动器,硅胶矫正器+肌功能训练,咀嚼训练

第二期隐形牙套或金属舒适托槽矫正,肌功能训练,咀嚼训练

家庭护理:预防胜于治疗

  •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过敏原。
  • 鼓励孩子多咀嚼硬质食物(如苹果、胡萝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刺激颌骨发育。
  • 夜间使用低敏胶带轻贴双唇(需医生指导),帮助养成闭口习惯。

结语:为孩子守护呼吸与未来

腺样体肥大与下颌后缩的纠葛,是健康与时间的赛跑。家长需警惕孩子的呼吸习惯,及时就医评估。早期干预不仅能避免手术,更能为孩子赢得一张自然舒展的笑脸和健康成长的人生。

温馨提示:若孩子已出现面容改变,建议同时咨询耳鼻喉科与正畸科医生,制定联合治疗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