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6月到2岁儿童辅食添加四部曲,助力孩子长得更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长必看!6月到2岁儿童辅食添加四部曲,助力孩子长得更好!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7A06R2W00
随着宝宝的成长,辅食添加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从6个月到2岁,宝宝的营养需求和进食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一阶段辅食添加的完整指南,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饮食添加通则
- 继续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前期阶段一般不应影响奶量的摄入,随着辅食数量、质量的增加,辅食添加中后期会相应地减少乳类的摄入;
- 由一种到多种,一种食物一般要适应5~7天后再考虑添加另一种新的食物,当婴儿适应了一种食物后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这样有助于观察婴儿对新食物的接受程度及其反应,特别是对食物的消化情况和过敏反应;
- 由少量到多量,开始添加的食物可先从每天1次开始,之后逐渐增加次数2~3次,每餐食物的数量也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例如刚开始添加1、2勺米粉和菜泥,渐渐增加到2~3勺;
- 由细到粗,与婴幼儿的咀嚼吞咽能力相适应,早期阶段添加的辅食应是细软的泥糊状食物,逐步过渡为粗颗粒的半固体食物,当幼儿多数牙齿特别是乳磨牙长出后,可给予较大的团块状固体食物;
- 小儿满6个月是开始添加辅食的适宜年龄,过早4个月前、过迟8个月后添加辅食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当婴儿出现下列3种情况时可以提前添加辅食,但不应早于4个月:
① 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体重增加不理想;
② 婴儿有进食欲望,看见食物会张嘴期待;
③ 婴儿口咽已经具备安全地接受吞咽辅食的能力。
辅食添加进程
初始阶段(6个月)
初始阶段是抚养者尝试让婴儿感受辅食、接受辅食和练习咀嚼、吞咽等摄食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较大个体差异,一般需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
- 继续母乳喂养,每天为婴儿提供800~l000mL的奶量;
- 辅食种类:初始阶段添加的辅食,应是容易吞咽和消化且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等;蔬菜类如白萝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菠菜泥等均是常用的选择,水果类常见的有苹果、香蕉、梨子、木瓜泥等;
- 食物质地:米粉可用乳汁或清水调制成泥糊状,避免过稀过稠;蔬菜、水果处理后均捣成泥状,方便吞咽,喂时用勺子将食物送在儿童舌体的前端,让儿童自己通过口腔运动把食物移动到口腔后部进行吞咽。避免把食物直接送到舌体后端,否则容易造成卡噎或引起恶心、呕吐;
- 餐次食量:开始l天l次,每次1~2勺米粉或蔬菜水果泥,每次只添加一种 注意观察婴儿添加辅食后的反应。观察5~7天无不良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辅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到l天2~3小餐。
第二阶段(7~9个月)
这个阶段婴儿已经萌出了切牙,具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消化能力也在提高。进一步增加儿童辅食添加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代替l~2次母乳的程度。
- 继续母乳喂养,每天母乳喂养至少3~4次,为婴儿提供700~800mL的奶量;
- 辅食种类:在前期辅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谷薯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 ;注意食物的能量密度和蛋白质的含量,富铁食物、深色蔬菜优先,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性食物如蛋黄、畜禽类、鱼类和豆类食物,红肉、肝泥、动物血中的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而蛋黄及植物类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根据辅食种类搭配或烹制需要可添加少许油脂,以植物油为佳,数量应在10g以内;
- 食物质地:从泥状逐渐过渡到碎块状的食物,相应适当增加食物的粗糙度,如从蔬菜、果泥到软的碎块状水果和蔬菜。可给8个月婴儿提供一定的手抓食物,如手指面包,蒸熟的蔬菜棒(块)以锻炼婴儿咀嚼和动手能力,婴儿9个月后基本可用杯子进食液体食物;
- 餐次食量:每天辅食喂养2次谷薯类食物如面条、面包或土豆等3~8勺,动物类、豆类食物如蛋黄、红肉、鸡肉、鱼肉、肝脏、豆腐等3~4勺,蔬菜、水果类各1/3碗。此时婴儿具备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为其提供手抓进食的机会,提高婴儿自主进食的兴趣和积极性辅食添加是一个由少到多的渐进过程。
第三阶段(10~12个月)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辅食添加,婴儿已经适应了多数常见食物并且达到了一定进食数量,手眼协调摄取食物的能力得到发展。口腔咀嚼、翻动、吞咽食物的能力更加熟练,该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巩固喂养模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 继续母乳喂养,每天母乳喂养不少于2~4次,提供600~700mL的奶量;
- 辅食种类:继续添加各种谷类如软米饭、手抓面包、磨牙饼干、豆类如豆腐、豆腐皮,动物性食物如鸡蛋、畜禽类、鱼类食物以及常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油脂的量在10g以内;
- 食物质地:婴儿长出了较多的乳牙能处理更多粗加工食物,由碎末状、泥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碎块状、指状食物,但要避免进食不容易弄碎或过滑的食物如鱼丸、果冻、爆米花等以免起窒息或其他意外;
- 餐次食量:根据婴儿需要增加进食量,一般每天2~3次加餐l次。进食量为每天谷薯类1/2~3/4碗,动物类包括蛋黄、红肉、禽肉、鱼肉等4~6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碗。让幼儿与家人同桌吃饭,在父母帮助下练习用勺自己进食,用杯子喝水 让进餐过程变得有趣,增强儿童进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阶段(13~24个月)
多数幼儿l岁后乳磨牙开始萌出,咀嚼能力明显提高,也具备较好的运动协调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该阶段是进一步锻炼自主进食能力、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
- 继续母乳喂养,提供奶量400~600mL母乳不足时或已经没有母乳者,以适合幼儿年龄段的配方奶作为替代,也可摄入一定量的鲜牛奶、酸奶等;
- 辅食种类:普通食物(辅食)已经占据食量的一半以上,逐步成为儿童食物的主体,除了前述谷薯类、动物类、蔬菜和水果类普通食物外,一些容易起过敏的食物包括鸡蛋白、贝壳类(如虾、蟹)、 花生和坚果类(如杏仁、腰果和核桃)等食物已经可以尝试添加,但要适当粉碎加工,方便食用。应注意观察幼儿添加后的反应,注意口味清淡,每天油脂的量不高于15g食盐量低于1.5g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 食物质地:尝试各种较大块的家常食物如各种肉块、水果、果干或大块蔬菜等以锻炼幼儿咀嚼、吞咽能力。但此时幼儿牙齿、咀嚼和吞咽能力尚在发育过程中,食物的质地要比成人的食物松软一些;
- 餐次食量:每日3餐,每餐l碗另加餐2次(在两次正餐之间各加l次),辅食数量大约是:每天谷物类3/4碗至1碗多,鸡蛋、红肉、禽肉、鱼肉约6~8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2/3碗,让儿童和家人同桌吃饭,培养进食节律和良好饮食习惯,鼓励幼儿用勺、手拿等方式自主进食以期到2岁时幼儿能够完全自主进食。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最长不超过30分钟避免吃饭时玩游戏、看电视等干扰活动。
本文内容由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提供,如有更多健康咨询需求,欢迎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热门推荐
清蒸石斑鱼、东平鸡饭……海陵岛三道美食制作全攻略
阳江开渔日:千帆竞发捕海鲜,渔家大宴迎丰收
海陵岛必吃美食:从海鲜大餐到地道小吃,三家餐厅推荐
无期徒刑:高墙内的规律生活与精神救赎
电视绿屏怎么办?从硬件检查到软件设置,多种实用解决方案帮你轻松应对这一常见故障。
LED电视机绿屏故障,你遇到过吗?
电视绿屏怎么办?一文教你轻松解决
通胀要来了?内行人:2024下半年,建议手握这2样东西,尽早准备
中金:核心通胀改善,但持续性仍待政策加力——2024年12月物价数据点评
京城三大钓鱼圣地:上庄水库、罗马湖、野鸭湖
沙河水库:北京冬季钓鱼胜地
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北京周末生态休闲新去处
电视画面异常?这份实用指南手把手教你解决!
大蓟小蓟配伍:双管齐下治血症
最新检测:98%蔬菜安全,这样挑选和处理更放心
2024年蔬菜农残榜单发布,专家推荐5种清洗方法
从“致癌谣言”到健康饮食:专家详解蔬菜烹饪与食用指南
正确洗菜指南:4个误区要避免,5类蔬菜清洗有讲究
大名二毛烧鸡:一道菜,一座城的百年传奇
邯郸小炒:一道家常菜的走红之路
尼达尼布正确用法,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福音
尼达尼布纳入医保,患者省钱有希望
尼达尼布医保报销全攻略:政策解读、流程指南与补充保障建议
脊髓损伤康复期,牛肉饺子可以吃吗?
从零到一教你包出完美牛肉饺子:选材到出锅全攻略
日本研究团队发现“龙宫”富含钠镁,揭示太阳系起源线索
胰腺癌晚期恶性还能治疗吗?怎样治能控制病情发展
地雷百年:从战场利器到和平年代的扫雷英雄
摄影进阶指南:四大要素助你从新手到专业摄影师
取消一、二级公路收费:降低出行成本,助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