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艾薇儿对中国这么好?按理说她隔中国几万公里远,毫无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艾薇儿对中国这么好?按理说她隔中国几万公里远,毫无关系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7D40SG05568YI9.html

艾薇儿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中国80、90后来说,几乎是“欧美音乐启蒙”的代名词。烟熏妆、滑板鞋、朋克风,她曾是一代人的叛逆符号。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加拿大歌手与中国之间,还有着远超音乐的情谊。

汶川地震捐款320万、拒绝辱华品牌天价代言、疫情期间用歌声支持中国……这些举动让无数人好奇:一个与中国毫无血缘、文化关联的外国明星,为什么能如此“掏心掏肺”?

汶川地震:她的“毫不犹豫”让中国记住了她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艾薇儿正在中国巡演。面对灾难,她想都不多想,直接将巡演全部收入320万人民币捐给灾区。这是什么概念?同年,国内一线艺人普遍捐款10万左右,而外国明星中,她的捐款至今仍是最高纪录。更暖心的是,几个月后的北京演唱会上,她特意邀请两位灾区儿童免费观看演出,并公开表示:“我希望这些孩子知道,世界还有人关心他们。”

有人说她“作秀”,但时间会证明真心。2018年,某辱华品牌因“筷子事件”被全民抵制后,试图用千万代言费拉拢艾薇儿洗白。彼时的她正因莱姆病卧床五年,经济状况堪忧,却果断拒绝:“我不想伤害中国粉丝的感情,也不能违背良心。”


她对中国的好,远不止“砸钱”

艾薇儿的善意并非昙花一现:

  • 长期公益:2014年她在上海探访特殊儿童,成立个人基金会资助弱势群体;
  • 文化尊重:疫情期间,她发布单曲《We Are Warriors》,MV中特意加入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抗疫工作者的画面,歌词写道“我们绝不低头,战斗是为了生命”;
  • 立场鲜明:当西方舆论对华偏见蔓延时,她多次公开表达对中国的支持,甚至被外网骂“讨好中国”也毫不退缩。



为什么偏偏是她?

  1. 巡演结缘:她见过最真实的中国

2008年巡演时,艾薇儿是第一个在重庆、丽江开唱的外国艺人。她在采访中提到,丽江雪山音乐节的经历让她震撼:“那里的文化和热情让我觉得,我必须为这里的人们做点什么。”或许正是这种“在地性”的接触,让她对中国产生了超越地理距离的情感联结。

  1. 朋克精神:反叛与正义的底色

艾薇儿从来不是“乖女孩”。拒绝公司要求的“小甜甜风”,坚持烟熏妆和吉他,她的叛逆本质是对真实的执着。这种性格投射到公共事件中,就成了对不公的抵制——无论是汶川灾民的苦难,还是品牌对中国的侮辱,她的选择始终带着朋克的“棱角”。

  1. 苦难共情:病痛让她更懂弱者

2014年,艾薇儿因莱姆病一度濒死,卧床五个月无法自理。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被帮助”的意义。康复后,她将基金会重点投向罕见病患者,而对中国灾区的持续关注,或许正源于这种“淋过雨的人想为他人撑伞”的本能。

我们为什么在意一个外国明星的善意?

有人质疑:她做的这些,比起中国本土明星不算多。但关键在于,她的善意毫无“利益绑架”——没有中国市场依赖(她主要粉丝在欧美),没有文化血缘纽带,甚至因支持中国被部分外媒攻击。这种“无功利”的真诚,恰恰击中了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感:“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

更重要的是,她的故事打破了“西方名人逢中必反”的刻板印象。当某些品牌一边赚中国人的钱一边辱华时,艾薇儿用行动证明:善意不分国界,尊重才是通行证。

(注:本文信息综合自网易、搜狐等媒体报道及公开采访内容,部分细节存在争议,欢迎理性讨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