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后大量的人员伤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瓦斯爆炸后大量的人员伤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瓦斯爆炸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本文将深入分析瓦斯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瓦斯爆炸是煤矿井下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瓦斯爆炸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伤亡人数能够达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在1942 年日本侵略者统治时期的本溪煤矿,死亡人数达到1549 人 。瓦斯爆炸为什么能够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呢?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瓦斯爆炸的同时引起煤尘爆炸造成较多人员伤亡
在发生局部瓦斯爆炸时,冲击波荡起工作面、巷道及采空区的煤尘,煤尘参与了爆炸, 导致爆炸威力剧增。爆炸冲击波荡起的煤尘量越多,爆炸规模就越大,人员伤亡也越多。与瓦斯爆炸相比,煤尘参与的瓦斯爆炸会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气体,导致更多的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同时,这些气体在风流作用下沿井下巷道扩散,进一步扩大了灾害范围。如山西省孝义市驿马乡孟南庄煤矿发生“3·22”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井下职工抽烟点火引起瓦斯爆炸。由于井下防尘系统不健全,造成井下煤尘大量堆积,瓦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引起煤尘飞扬,导致煤尘参与爆炸,致使事故扩大,造成 72 人死亡、4 人受伤,多处巷道冒顶,大部分巷道支护、通风设施和机电设备毁坏。
因此,在防止瓦斯爆炸的同时,需要落实矿井综合防尘工作,建立健全粉尘防治制度和制订可靠的综合防尘措施,及时冲洗和清理沉积在巷道、煤壁上的煤尘。同时,设置水棚或岩粉棚、岩粉带,以减小爆炸范围。
爆炸后通风设施损坏致使风流短路,灾害气体不能达到有效稀释,造成较多人员伤亡
由于风桥、风门、永久密闭等通风设施质量差、位置不合理,致使矿井抗灾能力弱,井下局部发生瓦斯爆炸后,主要通风设施被破坏,导致风流直接短路,井下灾害气体无法得到有效稀释,排出过程流经人员聚集区域,使多数遇险矿工中毒或窒息死亡。如鸡西市百兴煤矿“2·23” 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由于掘进工作面风筒缺少有效固定措施,工人在无风工作面违章拆卸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爆炸冲击波摧毁了井下通风设施, 破坏了全井通风系统,致使灾害气体在失控的通风系统中扩散,造成井下37 人全部死亡。
因此,井下通风系统必须符合规范,主要进、回风道之间的联络巷要砌永久挡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安设正、反向各两道风门,避免在反风时风流短路;主要通风机安装反风设施,其出风口必须安装防爆门,以防止发生爆炸时通风机被毁,从而使整个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掘进通风需选用合理的局扇和风筒,以使其能够连续有效地吹散和稀释工作面涌出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
井下作业人员过于密集导致事故后波及人员过多
矿井超定员开采、采区设计布置不合理、一个采区内布置多个工作面、采掘作业点多、爆炸发生时井下人员密集、事故当班入井人数超员、现场管理混乱等是造成瓦斯爆炸后死亡人数多的又一个原因。如四川省攀枝花市肖家湾煤矿“8·29”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48 人死亡、54 人受伤。该矿违法在9 个煤层布置30 多个头面,设计定员为274 人,而事故发生时共有职工753 人,其中从事采掘作业的职工共计661 人。作业人员在操作提升绞车信号装置时,因失爆产生火花,引爆违法开采区域的10 号煤层提升下山采掘作业点处瓦斯,爆炸波及到8 号、9 号煤层多处采掘作业点,造成事故扩大,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因此,应按规定合理设计布置工作面,严禁超出设计范围和设计工作面的个数进行布置。同时,严格控制入井人数,执行出入井登记等管理制度,杜绝超定员开采情况的发生。此外,还应重视科技支撑,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尽可能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灾害气体扩散至相邻区域引起较多伤亡
相邻区域之间构筑的密闭墙质量差,由于爆炸产生贯通,当一处发生爆炸时,冲击波穿过贯通巷道荡起煤尘,同时使灾害气体逸散到相邻区域,致使事故扩大。如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5·13”瓦斯爆炸事故,由于通风管理不善,21046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入21048 准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工人维修电器开关时带电作业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爆炸冲击波摧毁了两个工作面巷道之间的横贯密闭,波及到与之相邻的21046 采煤工作面及相关区域,此次爆炸范围涉及一个采煤面和两个掘进面,造成86 人死亡、28 人受伤。
为防止爆炸蔓延扩大,应在相邻区域间使用水棚、岩粉棚等隔抑爆装置隔开,矿井的每一个生产水平、每一个采区都要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在瓦斯矿井中,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独立通风。
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导致大量伤亡
矿井瓦斯二次爆炸通常是在事故救灾过程中发生的,具有不规律性。首次爆炸后巷道破坏严重,通风系统被打乱,灾区情况复杂,明火不易被发现,并且抢救人员处理事故心切,容易在第二次爆炸中扩大事故。如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王庄煤矿“4·16”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由于冒顶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导致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操作人员在处理冒顶时违章放明炮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了爆炸,造成井下31 人死亡、9 人受伤。救护队在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造成15 名救护队员受伤。
瓦斯爆炸事故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增加了应急救援的风险性。因此,在瓦斯爆炸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快速恢复灾区通风,保证灾区内具有充足的风量。同时,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控制火势的蔓延,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若井下通风系统被破坏,暂不能调整通风系统和风量,难以迅速降低灾害气体浓度,应由专业救护队员入井侦查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