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丹顶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
丹顶鹤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鹤报恩,到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君子象征,丹顶鹤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生物,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丹顶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及其历史演变。
丹顶鹤的神话传说
仙鹤报恩
古时,山里住着一对贫穷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老爷爷每天去山上砍柴到集市卖。一个下雪天,老爷爷卖完柴回家,看到一只鹤被困在陷阱里,脚被绳子缠住,他帮鹤解开绳子,鹤飞走了。老爷爷回家告诉老奶奶救了鹤。
不久,一个漂亮姑娘请求在他们家借住一晚,之后提出织布补贴家用,但要求织布时不能开门看。她织出了精美的鹤锦,让老人生活好转。然而,老奶奶没忍住打开了门,看到鹤在拔自己的羽毛织布。姑娘知道后,表明自己就是被救的鹤,为报恩而来,现在被发现了真身,不能再留下,便变回鹤飞走了。
仙鹤救难
在唐朝的一个宁静村庄里,有个叫林羽的善良青年。一天傍晚他在归家途中遇到一只受伤的仙鹤,将其带回家悉心照料。仙鹤伤好后没有离去。
一天夜里林羽梦见仙鹤化作仙女,告诉他村子即将遭遇大灾难,只有在村后的山上找到一颗神奇的仙草才能拯救村民。林羽按仙女指引找到仙草,当村子遭遇洪水时,他将仙草投入洪水中,洪水消退灾难解除,仙鹤也再次出现在空中,围绕着林羽飞翔几圈后消失在云端。
丹顶鹤的历史象征意义演变
秦汉至隋唐:神仙寓意
这一时期,鹤被赋予浓厚的神仙意义,能往返于仙凡之间,是通往仙界的工具和神仙的伴侣。如史载王子乔乘白鹤驻山头的故事,以及《述异传》中仙人驾鹤等记载。汉代将鹤形象作为祥瑞物象,寓意天上仙界。到唐代,道教化鹤成仙的说法更加流行,有仙羽,仙客,仙骥等称谓,鹤也成为墓葬壁画中常见题材。
隋唐至宋元:吉祥美好寓意
仙鹤从天界的神物降临到人间,带来福运。如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传达了期盼王朝昌盛不衰的美好愿望。鹤也代表忠贞的爱情,其“一夫一妻制”的爱情观使得古人赋予鹤极高的德性,古人画鹤常双鹤一起画。此外,还代表父母与子女、手足之情,《周易·中孚》中“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以此喻做父子。
明清至近现代:长寿寓意
鹤形象在绘画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出福瑞长寿的寓意。在仙道传说中寿星身边总伴有一鹤,西王母也有乘鹤的神话。受文学作品神话故事的影响,人们将鹤与莲花、龟、松树等结合,表达对生命长寿的期盼和祈祷。
其他贯穿始终的象征意义
- 君子品德:鹤的形态给人清高的感觉,《诗经·小雅》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将鹤比喻为君子。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也有“鹤鸣之士”,指那些修行践言为当世所赞颂的人。
- 镜鉴谲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从伦理教化意义上,不仅是古人志士希望自己闻达于世的愿望,也是期盼一国之君能修身行仁,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心声。
丹顶鹤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形容仙鹤姿态或外貌的成语
-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鹤骨松姿:清奇不凡的气质,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 鹤势螂形:指腰肢纤袅,体态轻盈。
- 鹤骨霜髯:瘦骨白须,形容年老。
- 鹤立鸡群: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孤云野鹤:空中独自飘动的浮云,旷野任意漫游的仙鹤,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 鹤唳猿声:鹤鸣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 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
- 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
- 鹤归华表:晋代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丁令威学道后化鹤归辽,停在城东门华表柱上,后用以表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 长寿象征
- 文学作品体现:在郭璞的《游仙诗》中“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将龟鹤的寿命作为长寿的代表与蜉蝣的短暂生命对比。
- 祝寿贺词运用:人们在为老人祝寿时,常使用“鹤寿”“鹤龄”“松鹤延年”等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对老人长寿的祝愿。比如在寿宴上,可能会看到带有松鹤图案的装饰或礼品。
- 吉祥美好象征
- 传统绘画题材:如清代画家沈铨的《松鹤图》,画面中仙鹤与松树相互映衬,寓意着吉祥如意、松鹤长春,这种绘画常被用于装饰家居,为家庭带来祥和的氛围。
- 民间习俗活动:在一些传统的节日庆典或婚礼等喜庆场合,会有仙鹤造型的剪纸、刺绣等工艺品,以此象征着吉祥美好、幸福长久。比如在中式婚礼中,可能会用仙鹤图案的绣品来装饰新房。
- 高贵优雅象征
- 文学形象描绘:在刘禹锡的《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仙鹤振翅高飞于晴空之上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高贵和优雅,也表达了诗人的昂扬斗志和豁达心境。
- 艺术表演造型:在古典舞蹈中,舞者常常会模仿仙鹤的姿态,如轻盈的步伐、修长的脖颈伸展等动作,来展现高贵优雅的气质,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 忠贞象征
- 文化典籍记载:《周易·中孚》中“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以鹤的鸣叫和幼鹤的应和,来比喻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从侧面反映了仙鹤在家庭关系中的忠贞意义。
- 民间传说故事:有传说雌雄仙鹤一旦结为伴侣,便会一生不离不弃,这种忠贞的品质被人们所赞美和推崇,常被用来象征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赞美鹤忠贞的古诗如:
- 曹植《失题》
双鹤俱远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 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 思贤《咏鹤》
鹤,鹤,鹤,忠贞不渝说。鸳鸯慕仙侣,百年伴好合。
- 君子品德象征
- 诗歌寓意表达:《诗经·小雅》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用鹤在深远的水泽边鸣叫,声音能够传到天上,来比喻君子虽然身处偏僻之地,但才华和品德依然能够被人知晓。
- 文人雅士自比: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以鹤自比,表达自己的清高、正直和有操守的品德。比如苏轼,他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文学理念,不随波逐流,就如同仙鹤一般具有高尚的品德。
- 智慧和文化象征
- 古代文人书房装饰: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常常会摆放一些带有仙鹤图案的文具或装饰品,如仙鹤造型的笔架、镇纸等,寓意着书房的主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以仙鹤为主题的古诗词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贾岛《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 刘长卿《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宋词中的仙鹤意象
- 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
绀烟迷雁迹,渐碎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放冰蟾,飞到蛛丝帘隙。琼瑰暗泣,念乡关、霜华似织。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
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劝清光、乍可幽窗相照,休照红楼夜笛。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 陆叡《瑞鹤仙·湿云粘雁影》
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千金买光景,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花悰暗省,许多情,相逢梦境。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孤迥,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情丝待剪,翻惹得旧时恨。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 杜安世《鹤冲天》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丹顶鹤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千百年来深受国人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生物,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愿我们如今,能更加珍视和保护已濒临险境的丹顶鹤,让这吉祥鸟在自然的怀抱中,永远优雅地翱翔。
祥瑞美图轩丨《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