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警惕之弦 防范电信诈骗
绷紧警惕之弦 防范电信诈骗
绷紧警惕之弦 防范电信诈骗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所反弹,虚假投资理财电诈案件高发,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向广大市民朋友进行预警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理财需谨慎。
电信诈骗手段解析
第一步 引流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或者通过在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网络平台上投放广告,宣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门路从而网罗目标,寻找受害人群体并建立联系。
第二步 洗脑
在建立联系后,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人进入“投资理财”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理财导师”直播授课等多种方式,以能够获取内幕消息、获得丰厚回报等谎言取得你的初步信任。
第三步 诱导
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扫描二维码下载其分享的手机APP,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引导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返利,继而取得进一步信任,为诱导继续加大投资做好铺垫。
第四步 收割
继续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加大资金投入。当在虚假投资理财账户显示有大额盈利,想要提现时,对方就会以“登录异常”“服务器异常”“银行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缴纳“解冻费”“保证金”才能完成提现,若不如数缴纳,投资理财账户内的资金就会全部损失。通过这样的方式持续实施诈骗,当察觉被骗后就会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投资理财网站、APP也已无法登录。
预警提示
1. 识别虚假投资理财APP
金融类APP在手机应用商城的上架审核十分严格,需要提供营业执照、证书、协议等相关资质文件。由于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APP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在应用市场上架,诈骗分子只能通过创建网址链接、发送APK安装包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安装虚假投资理财APP或进入虚假投资网站。
2. 注意资金转账账户
虚假投资平台大多会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账到指定的个人账户或非当前投资平台的对公账户,而正规的交易平台只能转账到开设的专用对公账户。
3. 签订投资协议
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签订投资协议,资金将设置自动划扣。如果对方要求只能转账到个人账户或要求转账的对公账户与平台名称不符的,那么极有可能是虚假投资理财的“黑平台”。
防范电信诈骗的措施
1. 提高警惕性
不要轻易相信来自未知号码或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特别是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资金或要求支付费用的信息。要保持警觉,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不泄露个人信息
不要将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轻易告诉陌生人。尽量避免在不可靠的网络平台上购物或进行其他交易。
3. 保护好账户和密码
时刻保护好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密码,避免被盗刷或被诈骗分子获取。如果发现银行卡或其他重要账户被盗用,应立即联系银行并进行挂失。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