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上班就心累!心理学家教你4种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
想到上班就心累!心理学家教你4种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
身边许多人都曾表示自己不求升官,也不期望大发财,只想要追求安稳的生活。然而,超时工作,且经常处于压力之下,难免对未来感到无力,终究还是抵不过随之产生的职业倦怠,渐渐失去生活的热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职业倦怠症的特征首先是感觉精疲力竭,其次则是对一切愤世嫉俗,结果导致专业效率降低。有鉴于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Christina Maslach 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危险信号,若没及时纾解恐会陷入忧郁及焦虑,因此提出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建议!
#1 有意意识地关注事物的积极面
当你感到倦怠时,你可能会有沮丧、悲伤和生气等负面情绪,这时不妨尝试调整心态,有意识地选择去关注事物的积极面。举个例子,要多多挖掘上班会带来的快乐,像是受到同事的协助、公司请的下午茶、主管的一句称赞或是工作上的进步与成长,这些小确幸都能使千篇一律的工作日常中,为你迎来正向的思维。只要你认真关注工作中的美好,就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自我,令你变得更加自信和活力,每天都期待找出工作中尚未发掘到的乐趣。
#2 设定个人的短期及长期目标
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两种类型的生涯目标,分为最迫切要解决的短期目标,以及多年后必须达成的长期目标。而若是对于个人生涯一时没头绪的话,建议你可以列出清单,写下想达到的业绩、学会的技能、担任什么职位、拥有多少年薪、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等等,将你想实现的目标按优先顺序排列,并且定期检视,以根据现状进行计划调整。设定好个人的目标有助于厘清未来方向,你会发现现在做的每件事都是有意义的,自然拥有更多的动力去工作以实践目标。
#3 充足的睡眠、平衡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
职业倦怠若长期都未得到解决,恐怕会造成疲劳、失眠、烦躁、酗酒等问题,导致上班无法集中精神。此时建议读者不要在精神不济时过量摄取咖啡因,毕竟咖啡因只能维持三至五小时的效果,摄取过多反而容易心悸,甚至使晚上难以入睡。生理影响心理,所以要尽可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充足睡眠,并藉由调整的生活形态,帮助我们重拾理想生活的样子。
#4 把生活重心移向发展兴趣
人的一生可不是只有工作而已,如果想到要上班就引起你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请给自己专属于你的休息时间。无论在休假日去看电影还是旅行,或者在下班后做喜欢的事,投入更多与工作无关的兴趣,暂时远离紧张高压的工作环境,才能为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另外,兴趣还可以展现自己的价值,藉此改善消极的自我感觉,增加自身的正向情绪,重新找回工作的力量。
不知不觉今年已过了一半,想要克服职业倦怠的情况,不如先从调整生活作息与考量未来前景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