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悼念亡妻王弗的千古名篇。词人以梦为引,抒发了对亡妻深切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无奈。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注释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词人设想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写得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流露出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与痴情,令读者感叹哀惋,潸然泪下。
原文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你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我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室的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
创作背景
这首悼亡词,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徙知山东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作。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二人恩爱情深,可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词题中“乙卯”年指的是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知州,年已四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