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的哲学智慧与现实意义丨道德经11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的哲学智慧与现实意义丨道德经11章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1633252_120938271/?pvid=000115_3w_a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第11章中关于“有”与“无”的论述,不仅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组合成一个车轮,但正因为中间的空无,车轮才有了作用。用泥土制成器皿,正是因为器皿中间的空无,才使其可以盛物。开凿窗户和门,使房屋中有了空无,才使房屋可以居住。因此,“有”提供了便利,而“无”才真正赋予事物功能。

哲学智慧与现实意义

老子通过具体的事物来阐述“有”与“无”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仅需要“有”的部分,更需要“无”的部分。这里的“无”并不是指绝对的虚无,而是指事物内部的空虚部分或留白。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思想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留白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和实用的居住环境;在艺术创作中,适当的留白可以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时间管理中,适当的休息和留白可以让人保持更高的工作效率。

老子的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也为现代人提供了重要的生活启示。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无”比“有”更加重要,留白比填满更有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