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肥胖与内脏脂肪:成因、危害及预防
腹部肥胖与内脏脂肪:成因、危害及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长,腹部肥胖成为许多人的心头之患。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发现腹部赘肉怎么减也减不掉,甚至喝几次酒后就会进一步增加,形成"啤酒肚"。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健康隐患。
腹部肥胖根据体内脂肪堆积的位置,可以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两种类型。皮下脂肪位于皮肤下方,对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通常摸起来比较柔软,厚度较大。而内脏脂肪则堆积在胃、小肠等内脏器官周围,如果堆积过多,就会形成凸出的体型,也就是俗称的"啤酒肚"。
日本京都医疗中心预防医学研究室的坂根直树室长指出,如果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90厘米,内脏脂肪堆积超过3公斤的可能性很高。内脏脂肪的量主要取决于日常饮食和饮料的摄入。
为什么饮酒和暴饮暴食容易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呢?研究表明,酒精本身具有促进内脏脂肪积累的功能。同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激素(压力激素)如果分泌过多,也会促进脂肪堆积。而吸烟、抑郁症和过度饮酒都是导致皮质醇慢性增加的原因。
日本滋贺县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酒精摄入量(以乙醇计算)与内脏脂肪的积累呈正相关,但与皮下脂肪没有显著关联。这意味着饮酒量和内脏脂肪的积累确实存在关联。
过量饮酒还会引发对又咸又甜食物的欲望。在分解酒精的过程中,身体需要盐分和糖分,因此酒后往往想吃方便面或甜食。这种情况下,不知不觉中就会摄入大量能量(卡路里),从而导致内脏脂肪的积累。
那么,内脏脂肪过多为什么不好呢?内脏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称为脂肪因子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物质与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脂肪因子中既有对身体有益的"好因子",也有产生恶劣影响的"坏因子"。例如,血管紧张素原会使血压上升,TNF-α或抵抗素会恶化胰岛素功能,PAI-1则容易形成血栓。
此外,内脏脂肪在其他脏器中堆积形成的"异位脂肪"也是一个大问题。异位脂肪会在胰腺、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等本不应存在脂肪组织的部位堆积,导致各种健康问题。例如,堆积在肝脏上会形成脂肪肝,堆积在心脏上会导致动脉硬化,堆积在胰腺中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糖尿病。
研究还发现,异位脂肪的积累与酒精摄入量密切相关。2023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量饮酒(每天2杯以上)的人群中,异位脂肪在心脏、肝脏和肌肉中的积累明显增加。
对于女性来说,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内脏脂肪的积累会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即使体型看起来并不肥胖,但如果腹部凸起,内脏脂肪增加的可能性也很大。
测量腰围是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过多的简便方法。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将卷尺放在肚脐高度水平缠绕,双臂自然下垂,呼气时测量。如果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90厘米,就应该怀疑存在内脏脂肪型肥胖。
专家建议,应该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来维持适当的体重,减少内脏脂肪的积累。同时,适量饮酒,避免暴饮暴食,也是预防内脏脂肪堆积的重要措施。
本文原文来自韩国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