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拉手”,勿成“帮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拉手”,勿成“帮手”!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58886
你是否遇到过一些陌生人无故加你或拉你进群?群名大多写着“福利”或“兼职”,有的群甚至发布公告写着拉人进群“有偿”。警惕!这种招数叫做“拉手”。
一起来看宜昌市点军区法院审理的真实案例:
基本案情
2022年,韦某为获取利益,召集于某等人做“拉手”(拉人入群)。于某又相继发展多名下线“拉手”,并将韦某提供的电话号码等数据发给下线。下线“拉手”们网购多个微信号和大量手机,组建微信群“广撒网”加好友。待上线安排专人扫码入群后,“拉手”按要求退群,上线确认微信群正常后,按照群内人数以虚拟币的方式给韦某支付报酬。韦某因此获利折合308万余元,其他下线各自获利折合1至6万元不等。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韦某等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故依法判处韦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百五十万元,追缴韦某等人违法所得,其余各被告均被依法判处相应刑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有话说
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含金量”骤增。在此提醒大家,莫为蝇头小利,去充当“拉手”,成为犯罪分子的“帮手”。同时,一些伪装成“兼职群、团购优惠群”的群组实则是为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为犯罪分子实施“精准诈骗”提前“铺路”。因此,陌生好友、群组谨慎添加,个人身份信息牢牢保护,避免造成财产损失,甚至落入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陷阱。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遭遇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报警或采取法律方式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热门推荐
新装修房通风注意事项及方法
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
摩托车能打燃火但不能走的原因是什么?
高龄初产妇怎样加强孕期保健工作
荔浦芋头产地哪里最好?探寻广西荔浦市的芋中极品!
舒尔特方格训练儿童专注力的原理
把身份证号发给别人了要紧吗
网络安全案件该如何取证
研发费用属于管理费用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地图经纬度定位是什么?如何准确获取和使用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
豆瓣9.2分的《悉达多》,到底讲了什么?看完就明白了活着的意义
瓶装水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
六安文化遗产:探寻千年古韵,传承历史文脉
2025年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有哪些不同?
2024年11月棉花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分析:国内外棉价均有所下跌
铂网电极的清洗方法与注意事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摇篮
白术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买二手房产权年限怎么算
印尼B40计划实施遇阻 棕榈油高价难持续
“AI+”赋能文化“出海” 中国“好故事”闯出“中国范儿”
阿托伐他汀,掰开吃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Win11如何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宝宝一言不合就尖叫?暗示着3大信号,你读懂了吗?
专家把脉武汉入境游:提升满意度 打响知名度
2024年巴黎奥运会项目介绍:田径
牙齿错位引发唇部外翻问题
如何调节工作中的负面情绪
舞动非遗 传承有道 ——评民族舞剧《二十四时舞》
护工行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