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拉手”,勿成“帮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拉手”,勿成“帮手”!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58886
你是否遇到过一些陌生人无故加你或拉你进群?群名大多写着“福利”或“兼职”,有的群甚至发布公告写着拉人进群“有偿”。警惕!这种招数叫做“拉手”。
一起来看宜昌市点军区法院审理的真实案例:
基本案情
2022年,韦某为获取利益,召集于某等人做“拉手”(拉人入群)。于某又相继发展多名下线“拉手”,并将韦某提供的电话号码等数据发给下线。下线“拉手”们网购多个微信号和大量手机,组建微信群“广撒网”加好友。待上线安排专人扫码入群后,“拉手”按要求退群,上线确认微信群正常后,按照群内人数以虚拟币的方式给韦某支付报酬。韦某因此获利折合308万余元,其他下线各自获利折合1至6万元不等。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韦某等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故依法判处韦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百五十万元,追缴韦某等人违法所得,其余各被告均被依法判处相应刑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有话说
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含金量”骤增。在此提醒大家,莫为蝇头小利,去充当“拉手”,成为犯罪分子的“帮手”。同时,一些伪装成“兼职群、团购优惠群”的群组实则是为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为犯罪分子实施“精准诈骗”提前“铺路”。因此,陌生好友、群组谨慎添加,个人身份信息牢牢保护,避免造成财产损失,甚至落入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陷阱。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遭遇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报警或采取法律方式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热门推荐
excel怎么转换gmt时间
从模仿到超越:华为学习法则背后的惊人策略!
糖尿病管理中的实验室检查
网络数据可视化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羽绒服也有“寿命”?千万别踩这些“坑”!
羽绒服清洗全攻略:手洗、局部去污、小心机洗,延长保暖寿命的小妙招
股价两个“一字板” 长沙国资拿下华扬联众意欲何为?
基于残差学习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冉氏家谱字辈大全:从商朝始祖到36位皇帝的千年传承
呼吸困难诊断思路
蒋介石能够在国民党各派系斗争中胜出的原因
给城市内涝“把脉开方”
心理学家:你的颜色偏好,藏着独特的性格密码
PCN究竟指的是什么?
做酱牛肉的小窍门 制作酱牛肉的方法
“刷脸”之变:上海地铁校园商超自动售货机背后的个人信息保护
多隆阿是曾国藩的朋友吗?该如何评价多隆阿
2025成立调解中心流程和条件
南通持续优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生态,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探索香港高才通计划:引领城市发展的未来人才政策
自动化气缸类型与种类应用解析
终止密码子是怎么编码氨基酸的?
运算放大器全解析:性质、分类、参数与电路应用的深度探秘
一文读懂运算放大器:从基础原理到选型应用全解析
麸皮如何发酵堆肥?
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份应急避险指南请收好
地震时躲哪里最安全?地震会引起什么?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走,到昆明看红嘴鸥!再不去又错过了一年!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红嘴鸥
高性能GPU服务器基础知识:从PCIe到HBM的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