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emoji设计的方式有多少种?从缘起到流行,为你解读emoji的霸屏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emoji设计的方式有多少种?从缘起到流行,为你解读emoji的霸屏之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zhaoxiyouren.cn/qianyanzixun/8604.html

emoji作为跨文化交流中最有效、直接的语言捷径,其大众接受度高、视觉冲击力强、延展性好、自带情感等优质属性成为设计中一道独特的视觉风景。从1997年日本SoftBank发布的首批90个黑白像素emoji,到如今遍布全球的1800多个emoji符号,这门“人造语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更成为了设计师手中的视觉利器。

2022-2023年度emoji表情符号设计初稿

emoji的发展简史

emoji(日语:絵文字/えもじ)是一种源于日本的图案符号,用于表示文字。虽然很多人认为emoji的鼻祖是日本艺术家栗田穣崇在1999年为运营商DOCOMO创作的emoji,但事实上,早在1997年11月,日本另一运营商SoftBank就已发布了一套包含了90个符号的黑白像素emoji。

IOS中自带的颜文字表情,2022

早期emoji被用于SoftBank推出的 J-Phone 中。当时的日本年轻人流行用“颜文字”和“数字语言”在BB机或大哥大中交流。迫于市场竞争压力,DOCOMO1999年推出了一套包含着176个彩色符号的emoji,精准地捕捉到了年轻人沟通的情绪与语言梗。此后,这门“人造语言”便像病毒一般,开启了一发不可收拾的霸屏之路。

IOS 2.2中的emoji,2008

emoji走出日本走向世界,多亏了苹果公司。2008年,SoftBank联合苹果推出了471款仅限于日本地区使用的Apple Color Emoji,据悉,这套emoji参考了SoftBank和Docomo早期的造型。随着数字时代的潮流发展,Apple Color Emoji一改生硬的像素风,大胆使用拟物设计风格。这款emoji毫无例外地击中了用户的口味,以至于在苹果掀起扁平化等一波又一波设计风潮之后,Apple Color Emoji还能始终如一的保持拟物风格。2011年,Apple Color Emoji得到了Unicode联盟的承认,宣布正式向全世界开放使用。

emoji在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不少以emoji或颜文字为设计元素的作品层出不穷。emoji即是字符也是图像元素,当它运用到设计中时,可以有着凸显趣味、表达情绪、传达功能性等不同侧重点。以下10件作品,带大家一览源于“草根”文化的emoji,用于视觉设计传递的信息是夸张而饱满的。

1. 颜文字排版与动态设计

项目名称:第十届方正奖颁奖典礼
设计团队:杜潇、黄炜杰(wx design)

设计师在设计“第十届方正奖颁奖典礼”主视觉时,考虑到线上传播的必要性,于是选取了与活动相关的多种内容,如参赛数据、评审信息、时间地点、活动环节等,以文本配合传达对应情绪的颜文字,完成了系列海报。为了烘托颁奖典礼的愉悦气氛,还加入了动效设计,使得整套视觉更加欢快。

2. 纯粹的符号包装设计

项目名称:喜茶HEYTEA 六一儿童节包装及周边设计
设计团队:智力有限设计工作室

将“灵感之茶”融入“每个人的快乐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理念,智力有限设计工作室用随意的粗线条和不规律的弯曲形式去勾勒最平常的“笑脸”。设计中摒弃了过多的设计元素与色彩,用纯粹的表情符号来感染消费者。

3. 展示emoji&颜文字的书籍

项目名称:R.I.P. Emoticons
设计团队:DDBBMM

emoji流行之后,颜文字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历史。这是一本悼念颜文字的书籍设计,书中根据12种类型收集并展示了数百个曾经流行的表情符号,向人们分享红极一时的互联网标志。书籍封面模拟墓碑篆刻的字样,将“死去”的颜文字排列在灰色的封面上,emoji以贴纸的形式单独呈现,读者可以根据封面的坑坑洼洼将对应的emoji填入。

4. emoji作为像素的主视觉

项目名称:Schiev Festival 2020
设计团队:Alliage

比利时设计工作室Alliage于2020年为Schiev Festival音乐节设计的主视觉中,将emoji化为子元素,以填充网格方块的形式拼接成全新的像素emoji。Schiev Festival的定位为为前卫流行音乐提供广阔视野,emoji的使用仿佛在暗示着当流行的食物换个角度挖掘时,便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惊喜。

5. 450个emoji组成的MV

项目名称:Chasseur Chassé
设计团队:Zeugl

法国创意设计团队Zeugl耗时两个月,用450个不同的emoji为乐队制作出的一段MV。整个画面由64x36个方形网格构成,Zeugl利用emoji本身的颜色深浅,来构建画面中的明暗、光影、动效,制造出这支动感十足、平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动画。

6. 字体设计衍生出的emoji

项目名称:GT Maru emoji
设计团队:Grilli Type

GT Maru emoji作为GT Maru字体系列的产品一同推出。GT Maru创作灵感来源于日本各地标牌上圆润的英文字体,整体风格可爱、温暖且不失机械感。GT Maru emoji共包括450个彩色和黑白符号,以Apple Color Emoji为基础进行扁平化处理。

7. 设计师专用emoji

项目名称:Designer Emoji
设计团队:&Walsh

来自纽约的设计工作室&Walsh于2020年创建了一套包含了375个设计师专用的emoji(Designer Emoji)。&Walsh创始人Jessica Walsh表示,emoji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增进感情的语言方式,却很少有emoji能表达设计行业中的独特体验,于是,这套设计师表情包就诞生了。

8. 融入emoji排版的趣味设计书

项目名称:《100个关于设计那点事儿的回答》
设计团队:广煜 & Sandu Publishing

这是一本汇集了广煜在“知识星球”上回答的100个设计问题与心得总结的设计图书,包含当下设计师最关注的话题与讨论。不同于其他设计知识书严肃的叙述,这本书以轻松、口语化的文字深入浅出。emoji在这本书中的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emoji融入排版,一方面彰显内容的轻松有趣;另一方面打通emoji在书籍设计与排版中的巧妙运用。

9. emoji重构世界名画

项目名称:《The Garden of Emoji Delights》
设计团队:Carla Gannis

上:《人间乐园》
下:《The Garden of Emoji Delights》

在emoji的艺术作品中,要数这幅《The Garden of Emoji Delights》最具影响力。新媒体艺术家Carla Gannis将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的名作《人间乐园》进行了重构,原作中博斯从创世、文明和地狱的三个角度展示了人性。而Carla Gannis的《The Garden of Emoji Delights》更具新时代张力,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重新定义表情符号。

10. 谁都能读懂的“符号书”

项目名称:《地书》
设计团队:徐冰

《地书》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他以搜集来的公共标识为单位编纂一本书,不管读者是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程度,只要他是卷入当代生活中的人都可以释读。它在视觉表意上的共通性,使它成为了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整理、设计这套“文字”的工作放在美术馆就可以称为是艺术,《地书》则是“谁都可以读懂”,它表达了徐冰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