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奖励飙至千万!汽车手机双收,小米股价累计涨超128%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奖励飙至千万!汽车手机双收,小米股价累计涨超128%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hk/2025-01-09/doc-ineeipfi7496350.shtml

1月7日,科技圈迎来重磅消息。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将小米公司最高技术荣誉升级为"千万技术大奖",奖金飙升至1000万元,尽显诚意。最终,"小米超级电机V8s"团队斩获殊荣。

据统计,过去五年时间里,小米共颁发了7个技术大奖,累计金额超5000万元。能持续加大对技术的奖励,背后是小米汽车和手机业务出色的市场表现。雷军表示,2024年小米汽车全年交付已超13.5万台,顺利完成全年目标。

截至1月7日收盘,小米集团港股报34.15港元/股,下跌5.92%,总市值为8570亿港元。自2024年3月28日小米首款汽车SU7正式上市以来,小米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超128%。

技术大奖重磅升级:奖金破千万

"今年(奖项)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奖金从百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元人民币,二是获奖项目覆盖了汽车、大家电、AI、手机等领域,体现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布局齐头并进。"有小米内部人士表示。

群雄逐鹿,唯才是举。对于有突破的技术型人才,小米近年来不吝投入。

据悉,"千万技术大奖"是小米公司最高技术奖项,主要奖励10人以内优秀工程师团队,过去五年小米共颁发了7个最高技术大奖,累计奖励金额超过5000万元。

和往年相比,今年小米"千万技术大奖"共有来自小米集团10个部门的134个项目参评,其中60个项目进入集团复评,涵盖了小米各个业务线。

据了解,本次获得最高奖项的小米超级电机V8s,由小米自研、自产,转速达到27200r/min,位列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刷新了全球电机转速天花板。除了高转速以外,V8s还创造了汽车行业最高电机功率密度、最高电机效率。

得益于小米超级电机V8s,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实现1km-100km/h加速1.97s,最高极速超过350km/h。

雷军对小米超级电机V8s给予高度评价,"V8s是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创造奇迹的根本,不仅代表了小米汽车投入硬核技术的决心和能力,更说明小米的硬核技术正在站上新起点。"

此外,小米的其它技术团队也获得激励。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核心技术、面向用户安全的车身结构技术、双区洗衣机核心技术、上出风空调关键技术、小米声音大模型、小米SU7先进能量管理技术、小米金沙江电池、新一代智能助手"超级小爱"关键技术等一系列硬核技术,分别获小米年度技术大奖二等奖、三等奖。

身为八千亿市值上市公司掌舵人,雷军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一名满怀激情的程序员。那些在中关村奋斗的日子,或许让他铭记:人有希望,才有向前的动力。

雷军说,"技术为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铁律,工程师文化是小米基因里的底色,幸福感、成就感是小米努力给予创新人才茁壮成长的土壤和阳光。

据小米三季度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研发人员总数达20436人,占员工总数的48.6%。

据悉,小米的技术研发覆盖12个主要技术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涉及99项细分技术。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在全球获得专利授权超过41000项,在全球审查中的专利数量超过32000件。以5G标准必要专利为例,截至2024年,小米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十,位列全球前八、中国第三。

"我们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设上限,更希望'千万技术大奖'能成为持续深层次创新的助推器。"雷军表示。

汽车与手机业务双丰收,业绩超预期

能持续加大对技术的奖励,背后是小米汽车和手机业务出色的市场表现。

2024年,小米集团取得了超出市场预期的经营业绩。

备受关注的小米汽车,由雷军亲自下场"督导"。一年之内,交付13.5万辆,大幅超出预期。

此前,小米汽车多次上调交付目标,分别为7万辆、10万辆、12万辆和13万辆。小米汽车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58座城市,拥有超过200家门店。

雷军公开表示,小米集团在造车方面已投入约300亿元,首款车型小米SU7采用了全栈自研智能技术。

小米手机表现也出色,高端智能手机占比进一步提升。雷军在"千万元技术大奖"颁奖典礼上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国内前三,位居市场第二名。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464亿台,稳居国产手机全球第一。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13%,稳居全球第三。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出货量占比超过20%。

雷军称,小米集团的汽车、手机、IoT业务正在发生大融合,彼此带动、互相促进,并在AI的全面赋能下,给予用户独特的智能生态体验,为"人车家全生态"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小米集团的经营业绩也较出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9.01亿元,同比增长29.37%;归母净利润为146.32亿元,同比增长14.79%。2023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709.70亿元,同比下降3.24%;归母净利润为174.75亿元,同比增长606.34%。

截至2024年9月底,小米集团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396.55亿元。

股价高涨:自SU7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128%

截至1月7日收盘,小米集团港股报34.15港元/股,下跌5.92%,总市值为8570亿港元。自2024年3月28日小米首款汽车SU7正式上市以来,小米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超128%。

消息面上,美国国防部将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长鑫存储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添加到1260H清单。对此,腾讯发表声明表示:"腾讯被列入这份名单显然是一个错误,我们并不是军工企业或军工供应商。不同于出口管制或其他,这份清单对我们的业务没有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将同美国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误会。"

此前在2020年1月,小米也曾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与中国军方有关的中国企业制裁名单。当时小米集团发布澄清公告表示,本公司确认其并非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关联方,亦非美国NDAA法律下定义的中国军方公司。本公司将会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公司目前运转一切正常。

也正是这个制裁,让小米开启了造车之路。在2024年度演讲中,雷军表示:"小米造车源于一个意外,那是在2021年1月15日。早上七点多钟,我在上班的路上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雷总,你们被美国制裁了’,一下子犹如晴天霹雳。"

雷军表示,小米很快就召开了紧急的董事会商量如何应对,在这个董事会上有一个董事问:"假如你们手机不能做了,你们三四万人怎么办?"有一个董事就建议说"要不要认真考虑一下造车",这也成为了雷军考虑造车的起点。

尽管在2021年5月,小米集团与美国国防部达成和解协议,被移出上述名单,但雷军认为:"如果不是遭遇美国制裁这样意外事件的巨大冲击,我们不会贸然进入汽车这么复杂的行业,也不会有今天的小米SU7。所以无论面对何等巨大的危机都不能被吓倒,破釜沉舟的勇气才是我们冲出重围的关键。"

小米集团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驱动人车家全生态的融合发展。雷军及小米团队对于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创新的无限热爱,将引领小米不断攀登科技高峰。随着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手机、IoT等领域的持续深耕,以及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小米有望开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惊喜和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