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风云:AI 搅局,国产加速,整合在即?
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风云:AI 搅局,国产加速,整合在即?
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有确定性也有新的变数。比如,AI的热潮涌入了数据库领域,向量搜索基本成为数据库的标配,数据库产品因应GenAI时代变革,积极拥抱AI。又如,第二批通过“安全可靠测评”的数据库名单也终于在9月30日发布,靴子落地,国产化进程将加速,而“收敛”、“整合”也提上了日程。
2025年新年伊始,多位业内专家从技术、商业、生态三个维度对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盘点与展望,以下是对这些观点的整理与分析。
技术、商业、生态多维度解读中国数据库市场发展
技术方面:GenAI变革、多模一体化、多云原生
1、GenAI变革:AI4DB和DB4AI
2024年,AI对数据库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I4DB(AI for Database)和DB4AI(Database for AI)。AI4DB主要体现在数据库的智能化运维、智能化索引优化、智能化查询优化等方面。DB4AI则主要体现在向量数据库的兴起,以及传统数据库对向量数据的支持。
2024年,向量搜索基本成为数据库的标配,数据库产品因应GenAI时代变革,积极拥抱AI。例如,阿里云推出了向量数据库Tair,腾讯云推出了向量数据库TencentDB for TiDB,华为云推出了向量数据库GaussDB(for Mongo)等。
2、多模一体化
多模一体化是数据库领域的重要趋势。多模一体化数据库可以同时处理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满足企业对数据处理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阿里云的PolarDB-X、腾讯云的TDSQL、华为云的GaussDB(for openGauss)等都支持多模数据处理。
3、多云原生
多云原生是数据库领域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多云原生数据库可以在多个云平台上部署,实现数据的跨云迁移和统一管理。例如,阿里云的PolarDB、腾讯云的TDSQL、华为云的GaussDB(for openGauss)等都支持多云部署。
商业方面:国产化加速、市场竞争加剧
1、国产化加速
2024年,国产数据库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9月30日,第二批通过“安全可靠测评”的数据库名单发布,这标志着国产数据库的标准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国家对信创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国产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一方面,传统数据库厂商如Oracle、IBM、Microsoft等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新兴的国产数据库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也在快速崛起。此外,一些开源数据库项目如PostgreSQL、MongoDB等也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生态方面:整合趋势显现
1、生态建设加速
2024年,数据库厂商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阿里云推出了PolarDB生态计划,腾讯云推出了TDSQL生态计划,华为云推出了GaussDB生态计划等。这些生态计划涵盖了合作伙伴计划、开发者计划、培训认证计划等多个方面,为数据库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整合趋势显现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数据库领域的整合趋势也日益明显。例如,2024年,阿里云收购了数据库厂商OceanBase,腾讯云收购了数据库厂商PingCAP,华为云则通过开源openGauss数据库项目,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的加入。这些整合案例表明,数据库领域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向了生态竞争。
展望2025: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库与AI的融合将更加深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多模一体化数据库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多云原生数据库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
然而,中国数据库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性能与成本?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如何应对国际竞争?如何构建健康的生态?这些问题都需要数据库厂商、开发者、用户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推动中国数据库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