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汉语成语"平分秋色"到底是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汉语成语"平分秋色"到底是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2/14/85033340_1134723043.shtml
在汉语成语中,"平分秋色"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情况。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成语的前世今生。
平分秋色:
原意是指中秋时分,即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处于秋季三个月之中,正是秋天平分之处,因此用来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或两者一样出色,难分伯仲。
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楚辞·九辩》,其中有“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之句,虽然这里并未直接出现“平分秋色”四字,但“平分四时”已蕴含了平均分配、不偏不倚的意味,为后来“平分秋色”成语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更为直接和明确的“平分秋色”表述,则见于宋代诗人李朴的《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在这句诗中,诗人以“平分秋色”来形容中秋之夜的明月,既指月亮将夜色平分,也寓意着中秋时节是秋季的中点,秋天被平均分配,从而赋予了“平分秋色”以更加具体和生动的意象。
此外,唐代韩愈的《昌黎集·卷二·合江亭》中也有“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之句,虽然这里的“平分”并非直接针对“秋色”,但同样表达了对秋天时令变化的敏感和感慨,与“平分秋色”所蕴含的时序平分、季节更迭之意相呼应。
衍生意义与用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分秋色”这一成语逐渐脱离了其原始的时间背景(即中秋时节),而更多地被用于比喻性的场合,如形容比赛、考试、竞争等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情况。在句子中,它通常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表达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的意思。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不分胜负、不分高低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双方之间的平衡和相持不下。
反义词:天壤之别、判若云泥、独占鳌头等,这些词语则强调了双方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平衡。
热门推荐
“大桥时代·走读湾区”㉙|澳门:展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新形象
虚实结合话东西方文化交融——探访澳门保利美高梅博物馆
奶制品中关键营养成分如何帮助维护和提升脑功能?
维生素B与帕金森病的秘密:守护你的神经系统健康
北京十大热门打卡景点,公共交通出行攻略来了
2024年中国文旅景区品牌发展报告
揭秘美甲产品:甲油胶和紫外线美甲灯的健康隐患
警惕!美甲店的UV烘干灯或增加皮肤癌风险
校园禁烟新规:为了下一代的健康
20世纪全球时尚的演变:从高级定制到互联网时代的时尚革命
口红起源:从古埃及到现代的美丽传奇
妆造的演变史:从原始涂鸦到现代艺术
文化与性别:从女性文学看社会演变
《恐怖奶奶第五章》:惊悚体验升级,生存挑战再临
预防中耳炎耳聋:5个实用小贴士
莲子去皮和不去皮的功效
维生素A护眼大作战:拯救你的角膜
一文彻底搞懂多模态 - 多模态理解+视觉大模型+多模态检索
防晒护眼,远离角膜炎
东沛制药欧适维®获批在华上市,为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治疗带来新突破
冬季护眼秘籍:远离角膜炎
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神话与现实的交融
“大汗淋漓”和“很少冒汗”,哪一种情况才是健康的?中医告诉你
“大汗淋漓”和“很少冒汗”,哪一种情况才是健康的?中医告诉你
《恐怖奶奶》多人联机:社交互动新体验
清朝灭亡的五大原因:从民族压迫到西方列强入侵
《恐怖奶奶》通关秘籍大揭秘
《恐怖奶奶》:一场智力与勇气的双重考验
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在当时还有多大的影响力?
绿松石去皮指南:安全、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