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先秦时期的人们主要吃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先秦时期的人们主要吃什么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sa/824002144_121629591

先秦时期,即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时期,主要涵盖了夏、商、春秋及战国。那么那个时期的人们主要吃什么呢?我们借助古代的一些文献及当代考古挖掘,便可略知一二。

主食

自远古时期农耕社会的建立并延续至今,谷物就一直是我们国人,尤其是中原及南方地区人们的主食。当然,因为环境气候、种植技术、作物品种以及食物加工方式等不一样,先秦时代人们吃的主要谷物品类、比重会与现代不一样。

水稻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先秦人民(主要是指中原及南方的华夏族人民)的主食为五谷"。五谷"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微子》(《论语》成书时间大致为战国初期),即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管子》、《墨子》、《孟子》等诸家文献也大量出现"五谷"的字眼,这样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五谷是老百姓们的主要食物。

不过,先秦的文献资料并没有说五谷具体指哪五谷,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对《周礼.天官.疾医》内容"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中的"五谷"做"麻、黍、稷、麦、豆也"的注释。而东汉经学家赵歧则对《孟子·滕文公上》内容"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中的"五谷"做"稻、黍、稷、麦、菽"的注释,另外,东汉文学家王逸也对 《楚辞·大招》"五谷六仞"中的"五谷"做"稻、稷、麦、豆、麻"的注释。三种注释,主要分歧点在"稻"和"麻"上面,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经学家所处的地区不一样,能接触到的谷物也不一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先秦时代的主要谷物作物为黍、稷(粟)、麦、菽、稻、麻...

商代、西周及春秋时期,黍、稷又是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两种主食。从考古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卜辞中,黍、稷出现的次数最多,出土的谷物遗存中也以稷最多。成书于春秋中期的《诗经》收集了大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诗歌中黍、稷提及次数也最多。

比如《诗经.硕鼠》篇内容: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黍离》篇内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古代的黍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黄粘米,其是最早被驯化的农作物之一。黍比较耐干旱,适合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同时又是酿酒的好材料,商代时期就广泛种植黍来酿酒。

图:黍

稷被驯化时间则要晚于黍,稷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米。稷在当时作为五谷之长,因为非常适合黄河领域的气候条件,产量也高,故而在商周时期的种植面积也最大。

图:稷、粟(小米)

到了战国时期,粟、菽、稻、麦在主食方面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里的粟和前面提到的稷,都是小米,粟米在中原地区的主食地位是其他谷物无法撼动的,并且一直延续到汉代。

菽就是大豆,菽在春秋末期及战国时期取代了黍的地位,成为黄河流域仅次于粟米的主要食物。菽能取代黍的地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菽的产量大,适应性强,耐贫瘠;二是春秋末年石磨的发明(相传石磨为鲁班所发明的)及普及改变了菽等食物的食用方式,即大豆可以研磨成粉做成豆饼等。

战国时期,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加,长江流域水稻的种植面积也逐步得到提高,稻米的口感虽然好,但此时的稻米单位产量极低,所以依然没办法满足庞大的人口需求,且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

蔬菜

先秦时期,蔬菜称为"蔬"或"蔌",其可见于《尔雅·释器》:"菜谓之蔌。"《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书中所用的资料大多来自于《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尔雅·释天》有言: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从文中可见,当时的蔬菜在人们饮食结构中重要性仅次于谷物主食。那么蔬菜又有哪些呢?来源于民间诗歌总集的《诗经》,提及的植物就有一百三十二种,其中有二十多种是作为蔬菜食用的。

如《诗经》的《国风·豳风·七月》篇就提到了秋葵、葫芦及韭菜等多种蔬菜:七月亨葵(秋葵)及菽""八月断壶(葫芦)""献羔祭韭(韭菜)"...

而《诗经.小雅·采菽》篇则提到了芹菜:觱沸槛泉,言采其芹(芹菜)"。

《诗经·鲁颂·泮水》篇也提及芹菜、莼菜等多种蔬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芹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茆(莼菜)"....

莼菜

除此之外,通过《诗经》、《周礼》、《尔雅》、《礼记》等多部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先秦时期的老百姓还能吃到昌本(石菖蒲)、深蒲(一种水草,刚生出的蒲笋可食)、蔓菁(大头芥菜)、莲藕、水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当然还包括大量的野菜,如荇菜、卷耳、苯苜、荠菜、山葱、蕨菜等。这也说明当时常吃的蔬菜品类已经非常丰富了。

水果

先秦时期的水果,主要包括桃、李、柑橘、枣、栗、柿、梅、杏、梨、柚、瓜等。在一些主要文献中,如《礼记·内则》谈到了枣、栗、榛、柿、桃、李、梅、杏、山楂、梨、菱、棋等;而《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梨、橘、柚、祖等;《战国策》则提到了桔、柚、桃等水果。《诗经》中也大量提及桃、李、枣等。

如《诗经.周南.桃夭》篇中的桃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中的杞和李子:南山有杞(枸杞),北山有李《诗经》的《国风·豳风·七月》篇则提及了李、枣、瓜等多种水果:六月食郁(李子)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枣子)""七月食瓜(甜瓜)"。

从上面的分析看,先秦时期人们可选择食用的作物品类还是极其多的,只是由于食物加工方式、炊具、作物种植技术等的落后,先秦人们吃的东西则远不如现在那么美味。不过,时代在进步,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在改变,而我们在研究典籍的同时,也能多了解当时的人们生活及风土民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