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木兰溪治理25周年:从“水患之河”到“生态之河”的华丽转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木兰溪治理25周年:从“水患之河”到“生态之河”的华丽转身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
https://local.cctv.com/2024/12/25/ARTI1KDAwGogiNB0Qb1b1cHR241225.shtml

木兰溪,这条曾经让莆田人民谈之色变的“水患之河”,经过25年的综合治理,如今已焕然一新。从防洪保安到生态治理,从文化景观到绿色发展,木兰溪的华丽转身,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99年10月10日,洪水退去后的木兰溪畔的新溪小学

“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这个莆田地区长期流传的民谣,是曾经莆田木兰溪流域水患灾情的真实写照。20多年前,木兰溪流域水患频发,给沿岸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危害。

在福建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叶远飞分享了木兰溪治理的主要做法。

突出防洪保安 打造“安全之河”

木兰溪全长只有105公里,但它的上下游存在着高达784米的天然落差。木兰溪河道弯多且急,抗冲刷和泄洪能力很差,而淤泥地质也导致堤坝极易被洪水冲垮。


莆田通过实施堤防加高培厚、清淤疏浚、河道拓宽等措施持续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图为木兰溪防洪工程仙游C1标段

“我们始终坚持安全为基、质量为要,通过实施堤防加高培厚、清淤疏浚、河道拓宽等措施持续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已陆续建成木兰溪下游一期、二期、三期防洪工程。正在推进木兰溪白塘段、仙度段建设,扎实推进宁海段、油潭段、仙游段二期等前期工作。”叶远飞介绍。

2023年5月,全国水利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名单公布,木兰溪防洪工程华林段上榜。


木兰溪防洪工程华林段

25年来,莆田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接续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如今,莆田基本实现木兰溪下游堤防闭合、洪水归槽,城区防洪100%达标,防洪标准由不足2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2023年经受住了超级台风“杜苏芮”“海葵”的严峻考验。

突出系统治理 打造“生态之河”

驯服“水患之河”后,还要让河水变清、两岸变绿。

莆田创新性推行“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文化景观”三位一体模式,以流域为单元,串联木兰溪沿线河网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实施水系连通、截污收污、清淤清障、生态引水等安全生态水系、中小流域治理600多公里,推进下游399条内河与木兰溪互连互通,打造了源清流洁的水域环境。

泗华溪是木兰溪的重要支流之一,在依溪而建的泗华郊野公园,公园内有宛若彩带的步道、苍翠欲滴的草坪、鲜艳美丽的花海,新建的鱼形廊架、弧形廊架造型美观,连成泗华溪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泗华郊野公园水清岸绿

莆田围绕“五山、四水、三湾、二岛、一心”的城市自然山水格局,推进“莆阳福道”等沿河沿溪绿道建设,形成中心城区凤凰山、绶溪、木兰溪等绿道闭合区,全面串联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基本实现“500米见园、300米见绿”“5分钟进绿道”,沿溪建设多样化绿道500多公里,配套城市景观休闲,建设绶溪、兰溪等十大公园,挖掘复原南北洋河网人文历史,打造了人文荟萃的滨水景观。

突出绿色引领 打造“发展之河”

木兰溪的综合治理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莆田坚持木兰溪综合治理理念,推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夯实生态底色、赋能经济发展,推动“拥溪发展”“跨溪整合”战略,以木兰溪为轴,大幅拓展城市空间。25年来,莆田的建成区面积从1999年的28平方公里扩至现在的160.85平方公里。

久久为功,让母亲河木兰溪成功换颜。如今在木兰溪沿线,绿色经济的长廊伴随着木兰溪百里风光带延伸……

以百威雪津啤酒为例,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通过优化工艺和节水措施,将每吨生产耗水降至2吨以下,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4.03%,间接冷却循环率更是达到了99.96%。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莆田百威啤酒小镇

莆田以木兰溪为带,串联沿溪两岸园区、文旅、乡村振兴等资源,旧时的沿岸水患“洼地”蜕变成如今的经济发展“高地”,流域内每亩耕地效益从2000元提高到7000元。

突出生态惠民 打造“幸福之河”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乘坐水上巴士穿越绿心荔林水乡和历史文化村落集群,一溪两岸,处处皆景,沿途景点串联形成独具魅力的游船旅游产品路线。

穿越生态绿心的“水上巴士”成了一把打开城市魅力的“金钥匙”。

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莆田建成玉湖片区城市会客厅、“水上巴士”生态观光线路30多公里、木兰景观带20公里、美丽乡村示范村51个及特色景观带14条,打造65平方公里城市生态绿心,458.8公里绿带林带与街景水景相映衬,绿心保护修复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叶远飞介绍,下一步,莆田市水利局将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奋力答好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