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赡养费的后果、儿媳是否需赡养公婆及赡养费计算方法
不给赡养费的后果、儿媳是否需赡养公婆及赡养费计算方法
不给赡养费会产生多方面的后果。从民事角度来看,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后,会依法判决子女支付赡养费。如果子女仍拒不支付,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冻结、扣划子女的银行存款,查封、拍卖其名下财产等。
从刑事角度来看,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遗弃罪。如果子女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例如,因不支付赡养费导致父母生活陷入绝境,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等情形,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此外,从社会舆论和道德层面来看,不支付赡养费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影响个人的声誉和形象。
从法律层面来讲,儿媳一般没有法定的赡养公婆的义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赡养义务主要基于特定的亲属关系而产生。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法定义务,这是基于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所确定的。公婆与儿媳之间,不存在这种直接的、法定的赡养权利义务关系。
然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儿媳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协助丈夫对公婆进行照顾,这更多是基于家庭伦理道德以及夫妻之间的相互支持。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帮忙照顾公婆的起居生活等。
如果儿媳自愿承担起赡养公婆的责任,这在道德层面是值得赞扬的行为。但从法律角度,不能强制要求儿媳必须履行赡养公婆的义务。同时,若丈夫不履行对其父母的赡养义务,公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丈夫履行相应责任,而不能直接要求儿媳承担赡养责任。
赡养父母费用的计算通常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并无统一固定标准。具体计算可参考以下方面:
一是当地经济水平。若当地生活成本高、物价水平高,赡养费用相应也应提高,以保障父母基本生活需求。例如在一线城市,生活开销大,赡养费用自然会比中小城市高。
二是父母实际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必要支出。若父母患有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赡养费用中就应包含相应的医疗和护理成本。
三是赡养人的经济能力。赡养人收入高,经济条件好,应承担相对较多的赡养费用;若赡养人经济困难,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但不能以此为由逃避赡养责任。
通常可先确定父母每月基本生活、医疗等必要费用总和,再根据赡养人的人数,按比例分担。若赡养人之间经济状况差异较大,也可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具体金额,以确保父母得到妥善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