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在南中国,也在人们心中?
南岭:在南中国,也在人们心中?
南岭,不仅是山,两个字颠倒一下,便是“岭南”。它是“五岭逶迤腾细浪”,它也是“不辞长作岭南人”。南岭不仅塑造了独特的自然环境,更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南岭的地理位置
南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北纬24°至北纬26.5°,东经110°至东经116°,横跨桂粤湘赣四省区,东西绵延约7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平均海拔仅1000米左右,呈东北-西南走向。
2024年3月12日,风云三号D星监测下的南岭 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南岭由东到西横亘着的5座山岭组成,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故又称五岭。有山而不连脉,正是这片破碎的山地构成了南中国的一道屏障。
冬季里银装素裹的张家界大峡谷 来源:张家界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气候特征与影响
南岭因其重叠、绵长以及纬度较低,在冬季成功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使岭南地区免受严寒侵袭,成为我国冬季10℃等温线所在,缔造出江南和岭南迥异的地理气候。
重峦叠嶂的南岭 来源:广东河源紫金县人民政府
又因地形抬升作用,它在夏季拦截了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使岭南地区迎来丰富降水,局部地区甚至可达到年降水量2000毫米。冷暖气流的交汇,让南岭山地多雨、多雾、温暖、潮湿。岭北的湖南四季分明,冬天常见霜雪;岭南的广东炎热多雨,冬天比较温暖。
南岭山脚下的锦绣田园 摄影:刘加青
文化与经济影响
在中原文明兴盛的农耕时代,岭南地区因交通等原因,孵化了独特的地区文化。从南宋以来,经济重心南迁,南岭以南人口、经济快速发展,稻谷一年可两熟乃至三熟,四季瓜果不断,气候禀赋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轮美奂的广东韶关丹霞山 摄影:刘加青
以位于岭南地区的广东为例,这里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雨量达1798.8毫米,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的气候和独有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农业资源。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宝库”和“南岭明珠”,这里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植被垂直带,保护区内现有记录野生高等植物3892种,脊椎动物649种。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飞流直下的瀑布 摄影:蔡海鹏
除了荔枝、陈皮及春砂仁,这里还有一众小而美的精美“土特产”,如仁化长坝沙田柚、英德红茶、连江口麻竹笋等。
英德生态型茶园 来源:南方网
花岗岩为主体的南岭,历经亿万年风雨,塑造了雄伟壮观的丹霞地貌。中国丹霞地貌70%分布在南岭及附近,丹霞地貌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陡峭的丹霞地貌 摄影:刘加青
2010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南岭区域内水汽充沛,雨、雾四季可见,降水概率高,生成雾的概率大。在雨季,云海、雾凇等气象景观美不胜收,而高海拔山区大部分时间云雾缭绕、千态万状。湖南南岭区域的高山云雾茶是我国南方茶区中优良的茶叶之一。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云海景观 摄影:吴勇兵
现代气象服务
2023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广东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候公报发布制度、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避寒、避暑、康养、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开发等纳入法治轨道。南岭气候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也成为气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2024年5月23日,广东省农业气象技术人员深入果园向果农了解荔枝生长状况 摄影:王天巍
广东省气象局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助力深圳南山区等打造岭南避寒胜地,为连山金子山打造岭南赏雪胜地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气象部门还赋能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助力仁化长坝沙田柚、英德红茶、连江口麻竹笋等特色产业,岭南生态气候优品等驰名中外,为优势农产品插上气象科技的翅膀。
长坝沙田柚 来源:广州日报
湖南省气象局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湖南样板,气象部门与文旅、农业农村以及卫健委跨部门合作,深挖南岭区域气候禀赋,创新开发花期预报、星空预报、雾凇预报、云海预报等气象景观预报技术,搭建了基于不同的使用对象和使用场景,集气象数据和气象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湖南省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
湖南阳明山云海 来源:湖南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最佳游览时间
南岭地区四季气温均较为舒适。在湖南资兴,每年4至10月,清晨和傍晚,整个小东江云蒸霞蔚,朦胧缥纱,尤以7、8月的雾最大最美,可以欣赏“雾漫小东江”之景。
连山森林覆盖率达85.78% 来源:广东河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在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这里是“中国天然氧吧”,被当代著名作家秦牧称为“岭南翡翠绿洲”,名列“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前十。
总而言之,南岭美食多、美景多,更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可以领略。相信一次游历,就能让你发出“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