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这五种嘌呤食物,别老吃易结晶沉积!痛风专家周桂兰详解答!
饭桌这五种嘌呤食物,别老吃易结晶沉积!痛风专家周桂兰详解答!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高嘌呤饮食密切相关。长期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种常见的高嘌呤食物,以及痛风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摄入建议。
猪肝
猪肝是常见的高嘌呤食物之一,每100克通常含有超过150毫克的嘌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来说,建议每日猪肝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这个摄入量是基于猪肝嘌呤含量和患者需控制每日嘌呤总摄入量的原则来确定。
带鱼
带鱼属于海鲜类食物,其嘌呤含量相对较高,每100克约为391.6毫克。不同来源的数据略有差异,但普遍认为带鱼属于中等嘌呤至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患者应完全避免或减少摄入。
在痛风缓解期,如果确实想食用带鱼,应非常谨慎,并严格控制摄入量。一般建议每日摄入嘌呤含量不超过150毫克(痛风患者每日摄入嘌呤含量的上限)。
牛肉汤
牛肉本身属于中等嘌呤食物,但在烹饪过程中,嘌呤极易溶于水,因此牛肉中的嘌呤成分会大量溶解在汤中,使牛肉汤嘌呤含量进一步增加。牛肉汤的嘌呤含量可以达到每100毫升50毫克至150毫克不等,这一数值超过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建议避免食用长时间炖煮的牛肉汤,经过长时间炖煮的牛肉汤嘌呤含量极高,易导致尿酸水平升高。患者应完全避免。
在限制牛肉汤摄入的同时,应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如果确实需要食用肉类,可选择煮、蒸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煎烤等高脂肪的烹饪方法。
海鲜虾蟹
虾蟹属于高嘌呤食物,每100克虾蟹中的嘌呤含量可能远远超过150毫克,这是痛风患者应该避免或限制摄入的阈值。高嘌呤食物摄入后,会在体内代谢产生尿酸,增加血尿酸水平,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该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每日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毫克以下,虾蟹等高嘌呤食物在这一时期应完全避免。在痛风缓解期,患者可以适当放宽嘌呤的摄入量,但仍然需要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虾蟹等高嘌呤食物应谨慎食用。
红烧肉
红烧肉是一种高嘌呤食物,每100克红烧肉中约含150至180毫克嘌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来说,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严格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包括红烧肉。此时,每日嘌呤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150毫克以下,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尿酸水平的控制。
在痛风缓解期,患者可以适当放宽限制,但红烧肉作为高嘌呤食物,其每日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即使在缓解期,也不建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大量食用红烧肉。如果确实想吃,可以非常少量地品尝,要注意尿酸水平的变化。
控制高嘌呤,痛风仍发?
控制高嘌呤摄入后,痛风仍然发作,可能与以下四个原因有关:
饮酒:饮酒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排泄,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特别是啤酒,其本身就含有较高的嘌呤。长期或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饮水不足: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排泄。如果饮水量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进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例如,利尿剂、阿司匹林以及一些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都可能对尿酸水平产生影响。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合并代谢性疾病:除高嘌呤摄入和饮酒等因素外,痛风患者还可能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痛风发作。肥胖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分泌多种促炎因子,影响尿酸的排泄和代谢。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血脂,这些疾病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常同时出现,形成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