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健身“提克”答:“死肌肉”是怎么来的?如何“盘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健身“提克”答:“死肌肉”是怎么来的?如何“盘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qrb.cn/cbtiyu/2024-12-04/2104637_pc.html

你是否在健身领域常听人提起“死肌肉”“别把肌肉练死了哦”等让你闻之色变的话语?其实并不可怕,“死肌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也可以“死而复活”。本文将为你详细解释何为“死肌肉”、为什么会练成“死肌肉”、以及如何“盘活”。

从外在表现上来看,“死”字用来夸张地形容放松时肌肉僵硬、缩成一团、失去弹性,运动时灵活性差、反应力慢、伸缩不自如、动作不协调、做功效率低。从内在机制上来看,肌肉并没有绝对的坏死,而是相对“活”肌肉而言,神经肌肉疲劳、肌筋膜张力失衡,肌纤维增粗但能参与工作的数量明显减少,运动能力相对失活。而且不同运动项目的肌肉发力特点也不同,是“死”是“活”取决于肌肉对该项运动的作用效率。

造成“死肌肉”的原因

一是在运动中,由于单一局部的肌肉收缩,但缺少整体协调训练,导致局部肌肉增大但却无法配合整体动作。而且“厚此薄彼”的锻炼会让拮抗肌陷入恶性循环的肌筋膜张力失衡状态中,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体态异常,继而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二是在运动后,肌肉中乳酸大量堆积,磷酸原、肌糖原大量消耗,导致肌肉紧张、疲劳。以及局部肌肉组织缺血缺氧,释放多种炎症介质,造成肌筋膜疼痛。不进行按摩拉伸放松就会导致肌肉持续紧张酸胀,会使血管继续受压,血流受阻,引起静止状态下的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如此,缩短僵硬的肌筋膜自然难以恢复常态,伸缩能力下降、做功效率降低。

更新认知后,这下你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不用再为“死”字而烦恼了。

从行动上“盘活”

首先要知道肌肉虽然可以独立运动,但是在生活中,人体运动是一个整体。如果过于重视局部而忽视整体,就会造成力不能及的结果。如果过于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而抛弃本质上的功能,肌肉自然而然便会失去活力。因此,在健身过程中,要将固定器械上的局部动作与自由环境下的整体动作相结合,比如肱二头肌弯举与引体向上、坐姿腿屈伸与冲刺跑、仰卧推举与快速冲拳等。

运动后肌纤维细微结构排列紊乱,容易导致肌肉打结产生激惹疼痛点。可以通过拉伸促进肌纤维恢复正常排列,从而减少长时间运动对于肌纤维的破坏。而且肌肉具有粘弹性,在可承受的疼痛范围内,对僵硬的肌肉进行拉伸,肌肉会发生蠕变,长度慢慢变长,张力慢慢下降,同时肌肉拉伸还具有减弱牵张反射、增强自身抑制反射等作用,从而使肌肉敏感度降低、恢复弹性。

在极量负荷运动后,为完全消除堆积的乳酸,如采用静坐和平卧的方式需要60~90分钟,如采用轻微活动方式,则消除速度大大加快。同样,可在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施以按揉、拿捏、推压等,促进气血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清除以及能量物质恢复,进而加快疲劳恢复、缓解僵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