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急救科普 | 常见医疗急救知识学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急救科普 | 常见医疗急救知识学习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35379

急救,即紧急救治,是指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施救者按照医学护理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烫伤、烧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生烫伤或烧伤,以下是一些错误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错误做法:

  • 直接用冰块冰敷伤口
  • 涂抹牙膏、酱油等
  • 用针戳破水泡
  • 直接贴创可贴

正确做法:

  1. 让伤口裸露。如果有衣服粘在受伤部位,要用剪刀小心剪开,或直接去医院。
  2. 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20~30分钟(不要用冰块,冰块的温度过低,直接敷在受伤的皮肤上会导致伤口恶化)。
  3. 冲洗后,如果皮肤没有破损,可以用芦荟胶涂在受伤处,但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芦荟。
  4. 如果出现水疱,冲洗后用医用纱布覆盖包扎。水疱较小,几天后会自行吸收。水疱较大时,不要自己把水疱戳破,要去医院,在严格的无菌消毒下低位引流。
  5. 伤口要保持干燥。

割伤止血

割伤出血主要来源是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正确做法:

  1. 轻微割伤:可以通过局部压迫5~10分钟,或使用创可贴,就能够有效止血。创可贴尽量选择透气性强的。
  2. 割伤较深:可以用手指按压伤口近心端,或就近取材进行简单加压包扎止血(看不到伤口持续出血即可松手),再到医院做下一步处理。
  3. 伤口大、深,止不了血:这时需要赶紧去医院。去的路上可以用止血带绑在上臂(千万不要绑在前臂,否则可能会加重出血),同时,不要绑的太紧,每隔1小时要放松5~10分钟。
  4. 被不干净的物体割伤:如果是被不干净的竹签、玻璃片、钉子等割伤,且近十年内或从来没有打过破伤风免疫疫苗的,除了止血处理外,还需要考虑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治疗。

扭伤

很多人在崴脚或闪腰后会首先进行按摩,以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事实上,扭伤后盲目按摩反而可能会加重患处组织的损伤以及皮下出血。此外,扭伤后不能立即热敷,因为早期热敷会加重肿胀。

正确做法:

  1. 如果没有出现肿胀,只是局部疼痛、活动不方便,建议多休息、局部冷敷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乱按摩;
  2. 如果出现了肿胀,同时皮肤也变成了青紫色,这就说明关节里面可能有韧带撕裂、组织水肿、淤血。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可以减轻出血、水肿和疼痛。同时,扭伤的部位不要承重,尽快到医院去。再强调下,扭伤后2~3天内是冷敷,等肿胀缓解后,才能热敷。

晕倒

有人可能会说,之前明明有过掐人中醒了的人。事实上,晕倒后掐人中醒了的人,你不掐他也会醒,而真正昏迷、心脏呼吸骤停的那种,你咋掐也掐不醒。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会掐人中,但不是为了救晕倒的人,而是检查他有没有意识。

正确做法:

  1. 将患者平躺在地上,打120。
  2. 在医务人员来之前,先看看是不是有颈动脉搏动。如果有脉搏,需要将下颌骨抬高,检查口腔是否有呕吐物等异物,如有需要及时清理,保证气道顺畅。同时还可以将头偏向一边,保持向左侧卧体位。
  3. 如果晕倒的人伴有抽搐,高度怀疑是癫痫的,千万不要往嘴里塞任何异物。

如何判断是否需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突然倒地/突发全身抽搐时启动CPR(心肺复苏术)的信号。一旦发现有人倒地,应立即过去呼唤,检查判断意识是否清醒或丧失,以便做出正确的鉴定判断。若病人陷入昏迷,体现为持续的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无任何反应,则需随时启动CPR。

为什么要及时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一旦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对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将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心脏骤停后短短8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一个人拉入地狱,足以见得一个及时而有效的CPR是多么重要。

CPR的标准流程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影视作品或者新闻报道中见过心肺复苏的场景,虽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动作已经看似见怪不怪,但其实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却暗藏玄机。并且不标准的CPR很可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例如肋骨骨折等。所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完成一套标准的CPR吧!

一套完整的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现场急救)包括识别——心肺复苏(C-A-B)——除颤三个步骤。其中CPR又需按照胸部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三个程序进行。

一.识别:首先确认现场安全!
发现心脏骤停的病人后,首先要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可以进行心肺复苏,若不安全则需先将病人移至安全地带。确定好周围环境后,须立即判断病人有无意识(10s内):双腿跪坐于患者上半身右侧,双手拍打其双肩,并大声呼唤病人,若无意识则立刻呼救,请求周围人帮忙拨打120,并提出需要AED(心脏除颤仪)的请求。之后立即开始CPR。注意要先对病人情况进行判断后再求救。

二.CPR:胸部按压(C)
C1:按压体位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及拉链。
-摆放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注意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

C2:按压部位
胸骨下1/3交界处
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C3: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5厘米

C4: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按压时可数1001,1002...来进行计数保证按压的稳定间隔)

C5:按压姿势
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C6:按压手法
左手掌根放在胸骨下半部分,右手与左手交锁。

二.CPR:开放气道(A)
A1:清理口腔
清除呼吸道杂物:假牙,呕吐物,血液等。

A2:开放气道
仰头抬颌法:使病人口腔与咽喉呈直线。

二.CPR:人工呼吸(B)
口对口呼吸
要点: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成密封状,正常呼吸,缓慢吹气,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以上,可见胸廓起伏即可。在呼吸处放置纱布保护自身。(吹气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不能漏气,看到患者胸口有起伏才可以哦!)

三:除颤
如果附近场合有AED可及时替病人除颤,若没有则等待医务人员到来后进行。

以上就是一套标准且完整的心肺复苏术的全部内容啦,快快码住哦,希望你能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临危不乱,挺身而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生活中,被食物呛到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身边有人或者自己发生严重的呛食,该如何施救或者自救呢?今天的科普就来为您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机制和要点。

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由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急救方法,这里小编找来了一支视频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快来看看吧!

1.抢救他人
若患者清醒,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患者两腿分开弯腰站立,施救者站到患者背后,呈弓箭步,双臂拦腰将其抱住。找到肚脐上方两指处,右手握拳,虎口顶向上腹部。左手按压右拳,用力向后向上连续冲击腹部5次~6次。若仍无法咳出异物,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咳出异物。

若患者无意识,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让患者仰面平卧,及时实施心肺复苏,等待救护车到来。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时需注意观察咽喉部有无异物梗阻,如发现易于移除的异物,要小心移除。

2.抢救肥胖者或孕妇
针对肥胖者或者孕妇,可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窝下环抱其胸部,右手握拳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握紧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咳出。

3.自救方法
身边有工具时,将腹部抵在物体坚硬处向后向上弯腰冲击。可选择椅背、桌边、栏杆等坚硬处。没有工具时,患者自行在其肚脐上两指位置握拳向后上方用力冲压。最后,无论异物排出与否都应及时去往医院就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