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进“智慧工地”,看机器人“工友”如何“上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进“智慧工地”,看机器人“工友”如何“上岗”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23763

在建筑工地上,机器人正在取代人工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从混凝土整平到墙面打磨,从结构施工到机电安装,智能化设备正在改变建筑业的传统面貌。近日,在上海董家渡310-01地块项目现场,一场以"智慧工地"为主题的观摩活动展示了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在BIM技术驱动下,机器人已可完成工程量大、重复作业多、危险环境、繁重体力消耗等情况下的施工作业。比如,在混凝土浇筑后,四轮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通过顶部的激光测量混凝土浇筑完的整平度,再通过底部的刮板,将混凝土摊平,并把空气排出来。工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使用这台设备可以保证15cm以内厚度的混凝土的水平度操作简单、平整度误差小、地面密实均匀。


混凝土地面整平机器人


室内打磨机器人

此外,机器人的“身影”还出现在了多个“智造”场景中。在结构工程施工中,采用抹平机器人、墙面打磨机器人、砌块砌筑机器人等二次结构施工机器人实现上部结构高效安全施工;基于BIM的防碰撞自动检查手段,利用AR、VR开展模型一致性审查,利用智能定位打孔机器人安装桥架吊杆,实现机电管线精细化安装;通过实测实量机器人、安全巡检机器人,利用双目视觉、人工智能、点云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工程质量快速检测与智能监测。

除了机器人的普及,董家渡310-01地块的项目建设还充分借助BIM、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用新质生产力引领高品质建设。比如,在设计阶段,通过BIM三维协同设计,减少错漏碰缺,提升设计质量;施工阶段进行全方位、全阶段模拟,采用BIM4D进度模拟,优化施工流程,使进度编排更加合理,后期通过实际收集数据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竣工阶段围绕数据关联,实现模型信息充分和详实。

在工程建造监管中,综合利用BIM协同、数字项管、智慧工厂、智慧工地平台,针对工程项目建造的全过程、全参与方和全要素的系统化管控,通过智慧工厂管理利用MES信息管理平台查看和汇总生产数据,便于管理人员了解生产进度,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货物追踪和信息自动采集。结合BIM+AIOT技术对工程项目现场“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进行精准管控,统一各方信息,实现问题在线追踪与进度管理,保证项目安全质量。

曾经,建筑工地都是以“搬砖头、绑钢筋、扛水泥”等重体力劳动为主,随着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领域的蜕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建筑行业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如今,我们正目睹着一场从“搬砖头”到“按键盘”的巨大变革,智能建造技术正引领着建筑业的“智慧升级”。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