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高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高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blogs.com/zhgmaths/p/18478104

专题:直线+圆(\qquad \qquad)题型:最值问题(\qquad \qquad)难度系数:★★★

题目

已知(P)为圆(C:x^2+y^2=1)上的动点,直线(l_1:kx-y-3k=0)恒过定点(A),(Q)为直线(l_2:x-y+3=0)上的动点,则(|PA|+3|PQ|)的最小值为(\underline{\quad \quad}).

思考痕迹

  1. 最值问题,常见方法就代数法和几何法;设元引入参数,把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计算难度很大,故舍去;采取几何法;

  2. 几何法,脑子过下常见的几何模型:将军饮马、三点共线、垂线段最短、圆外点与圆上点的距离、胡不归等;

  3. 把(|PA|+3|PQ|)化为两条线段之和,可把(|PA|+3|PQ|)中的“(3|PQ|)”或(\left|PA\right|+3\left|PQ\right|=3(\dfrac{1}{3}|PA|+|PQ|))中“(\dfrac{1}{3}\left|PA\right|)” 用一线段表示;

  4. 两动点问题,想化为一动点问题:先当动点(P)为一定点,确定动点(Q)什么情况下(|PA|+3|PQ|)最小值,再把点(P)动起来,操作起来行不通;

  5. 利用题中图象的对称性,看下能否得到(|PB|)与(|PA|)有无什么关系,貌似没有.

错解

基于以上几点,作了一些尝试.

在线段(PA)上取点(C),使得(|PC|=\dfrac{1}{3}\left|PA\right|),

则(\left|PA\right|+3\left|PQ\right|=3(\dfrac{1}{3}|PA|+|PQ|)=3|PC|+|PQ|≥3|CQ|)①,

因为(D(1,0)),(A(3,0)),易得(\left|CD\right|=\dfrac{1}{3}\left|OP\right|=\dfrac{1}{3}),

即点(C)在以点(D)为圆心,半径为(\dfrac{1}{3})的圆上,

则(\left|CQ\right|_{min})等于点(D(1,0))到直线(l_2:x-y+3=0)的距离减去半径,即(2\sqrt2-\dfrac{1}{3});

则(\left|PA\right|+3\left|PQ\right|)的最小值(6\sqrt2-1).

错因分析

推导过程式子①中(3|PC|+|PQ|≥3|CQ|),当(C)、(P)、(Q)三点共线时取到的;

而(\left|CQ\right|_{min})是当(DQ\bot)直线(l_2)时取到的,

但它们不能同时取到,故答案不对.

详解

最后想到了“阿氏圆模型”

取点(E(\dfrac{1}{3},0)),

因为(\dfrac{\left|OE\right|}{\left|OP\right|}=\dfrac{\left|OP\right|}{\left|OA\right|}=\dfrac{1}{3}),且(\angle POE=\angle AOP),所以(∆POE \sim ∆AOP),

所以(\left|PE\right|=\dfrac{1}{3}\left|PA\right|).

则(\left|PA\right|+3\left|PQ\right|=3(\dfrac{1}{3}|PA|+|PQ|)=3|PE|+|PQ|≥3|EQ|),

显然当(EQ\bot)直线(l_2)时,(\left|EQ\right|)取到最小值(d=\dfrac{|\dfrac{1}{3}+3|}{\sqrt2}=\dfrac{5\sqrt2}{3}),

所以(\left|PA\right|+3\left|PQ\right|)的最小值为(5\sqrt2).

内容补充---阿氏圆

阿波罗尼斯圆定理

如图,(P)是平面上一动点,(A)、(B)是两定点,(PA=kPB(k>0)且(k\neq1)),则(P)点的轨迹是圆.

阿氏圆模型

“(PA+k·PB)”型最值问题.

当(k=1)时,即可转化为“(PA+PB)”之和最值问题,如 “将军饮马”模型.

当(k\neq1)时,常规的轴对称思想无法使用.因此我们想要通过转化,把题目变为我们熟悉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模型. 当动点P在直线上运动的类型称之为“胡不归”模型;点(P)在圆周上运动的类型称之为“阿氏圆”模型.

如下图,(⊙O)的半径为(r),点(A)、(B)都在(\odot O)外,(P)是(\odot O)上一动点,已知(r=k·OB), 连接(PA)、(PB),则当“(PA+k·PB)”的值最小时,(P)点的位置如何确定?

解析如图1,在线段(OB)上截取(OC)使(OC=k·OP),

则有(\triangle BPO)与(\triangle PCO)相似(利用对应边成比例),由此可得(k·PB=PC)(转化成功).

故本题求“(PA+k·PB)”的最小值可以转化为“(PA+PC)”的最小值,

故当(A)、(P)、(C)三点共线时,“(PA+PC)”值最小.如图2.

做题时最关键步骤就是“转化(k·PB)”,

即在(OB)上找到点(C),使得(\dfrac{OC}{OP}=\dfrac{OP}{OB}).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