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RISC-V政策将落地?国产半导体迎来“开源革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RISC-V政策将落地?国产半导体迎来“开源革命”

引用
与非网
1.
https://m.eefocus.com/article/1809769.html

3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计划首次发布指导意见,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开源RISC-V芯片,北京方面正加快努力遏制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消息一经传出,半导体板块瞬间沸腾,板块内多只个股大涨,截至收盘,芯原股份、亿通科技20cm涨停,全志科技、国芯科技、翱捷科技、北京君正等个股涨幅均超10%。

SiFive引发开源芯片设计革命

在RISC-V出现之前,在CPU架构领域一直是X86、ARM的天下,二者分别诞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其中X86指令集由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在1978年推出,ARM则由英国的ARM公司于1985年推出,发展至今,ARM已占据精简指令集(RISC)的90%市场份额,X86则占据复杂指令集(CISC)的90%市场份额。

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研究团队启动新项目,需选择一种处理器指令集,在分析了ARM、MIPS、X86等指令集后,发现它们不仅设计复杂,而且存在知识产权问题。于是该研究团队用了3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指令集,命名为RISC-V,并将指令集彻底开放,使用BSD License开源协议。

201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C-V项目核心成员Krste Asanović、Yunsup Lee和Andrew Waterman在完成指令集架构研发后,敏锐捕捉到开源芯片的产业化机遇,联合创立了全球首家RISC-V商业化公司SiFive。这一时间节点恰逢RISC-V基金会成立,两者如同开源生态的“双引擎”——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搭建标准化框架,SiFive则以商业实体的身份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动能。

作为基金会创始成员,SiFive深度参与制定RISC-V调试接口、向量扩展指令集等核心规范,其开发的Freedom U74处理器更成为首个通过基金会认证的高性能商用IP核,直接推动RISC-V从学术论文中的理论模型蜕变为可量产的工业级产品。这种“标准制定+商业验证”的双重角色,使得SiFive在早期就建立起技术话语权,例如,2018年与西部数据合作开发的RISC-V控制器芯片被大规模采用,不仅验证了开源架构的商用可行性,更吸引英伟达、阿里平头哥等企业加入基金会生态。

当前,RISC-V基金会拥有来自全球52个国家的4120多名成员,并有80多个技术工作组推动RISC-V标准、软件、工具等。除此之外,创始团队延续伯克利实验室的创新基因,通过云端设计平台打破传统芯片开发模式,客户可在线定制处理器参数并生成芯片设计文件,这种“开源架构+灵活配置”的模式直接冲击ARM的授权体系,使得SiFive在智能手表、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快速铺开。可以说,SiFive既是基金会生态的技术奠基者,又是开源革命的商业破壁人,其发展轨迹几乎与RISC-V的崛起历程同频共振,从实验室的原型机到如今驱动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的算力引擎,每一步突破都在重新定义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权力格局。

2018年,为深化中国市场布局,SiFive在中国成立了SiFive中国(上海赛昉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由徐滔(现任上海赛昉科技有限公司CEO)担任中国区CEO,负责技术推广与生态建设。作为依托全球RISC-V IP 开创企业SiFive设立的公司,赛昉科技的命名也隐含对SiFive技术基因的承继。

SiFive联合创始人之一、时任SiFive全球CEO Naveed Sherwani博士说,“半导体产业的未来一定在中国。在未来的10到15年之内,中国将会占据很大的半导体制造的市场份额,这将使中国成为半导体产业创新的核心。我们相信半导体产业可以普惠于社会大众,并且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群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设备等解决方案,最终为这些人群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国将引领这场半导体设计的革命,而SiFive可以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引领RISC-V在全世界的普及与发展。”

尽管与SiFive有着深厚的技术渊源,赛昉科技并未止步于“跟随者”角色,而是快速成长为中国RISC-V产业的龙头企业,坚持聚焦RISC-V IP核研发。赛昉科技已推出五款自研IP产品,包括三款 RISC-V CPU IP——昉∙天枢-90、昉∙天**枢-80和昉·天枢-70,以及两款一致性互联总线IP——昉∙星链-500和昉∙星链-700**。

通过自主研发与生态整合,赛昉科技不仅继承了RISC-V的开源基因,更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导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RISC-V凭什么“出圈”?

RISC-V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广泛的关注。

“大力支持发展开源RISC-V,因为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影响未来计算架构的全球化变革。”在2月28日的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RISC-V生态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AI、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领域,RISC-V架构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RISC-V凭什么“出圈”?

根据官方给出的定义,RISC-V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其中,RISC全写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即精简指令集计算机,V是罗马数字“5”,RISC-V即代表该指令集是RISC系列指令集的第五代产品。

作为一个开源标准,RISC-V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自由使用、修改和扩展,无需支付专利费用,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个简单、可扩展且灵活的指令集,适用于从微控制器到高性能计算在内的广泛应用领域。作为“生而开源”的芯片指令集架构,RISC-V在过去15年里发展势头强劲,从嵌入式系统加速挺进高性能等复杂场景,并为AI算力提供新选择。

天风证券表示,RISC-V架构作为全球三大指令集架构之一,以其开源免费、设计灵活、低功耗等优势,正在迅速崛起。据预测,到2030年,RISC-V架构产品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以上。

巨头纷纷入局,RISC-V生态逐渐成型

在全球范围内,RISC-V生态正在蓬勃发展。Meta、谷歌、英特尔、高通等在内的芯片巨头纷纷投身RISC-V领域。

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企业加速布局RISC-V生态。

近日,在2025中国RISC-V生态大会上,赛昉科技多款芯片、解决方案及客户产品入选“2024年RISC-V产品和应用创新案例” 。其中,昉·惊鸿 - 7110高性能应用处理器及“港华芯”物联网安全芯片入选“关键技术创新类”成果,展现了其在芯片技术上的深厚实力;客户基于昉·惊鸿-7110推出的Pine64 PineTab-V平板电脑及DC-ROMA Framework Laptop 13主板入选“系统与整机类”成果,充分体现了赛昉科技芯片在消费电子中的广泛应用;赛昉科技联合客户推出的储能BAU控制器入选“行业融合应用类”成果,标志着赛昉科技在能源行业中的创新贡献。

此外,“港华芯”作为赛昉科技联合名气家打造的行业首款RISC-V物联网安全芯片,已广泛应用于燃气报警器、烟机热水器等厨房智能设备,截至2024年底,累计销量已突破385万片,并与中国移动香港、香港中华煤气、芯昇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助力香港智慧城市建设。在生态建设方面,赛昉科技支持的RVspace开发者社区为开发者提供全面技术资源,联合推出的教育产品和课程案例,也为RISC-V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赛昉科技IP产品矩阵,图片来自于赛昉科技

“2021年,中科育成投资基于多维战略研判完成对赛昉科技的投资,当时考量的是RISC-V与专利壁垒森严的X86架构、ARM架构相比,以开源、免费的商业模式,极大地降低了芯片开发门槛,成功打破了芯片产业长期被垄断的格局。近期国家层面有望对RISC-V的政策加码及香港的持续注资,不仅验证了我们的前瞻判断,更标志着赛昉科技已完成从技术领跑者向产业生态构建者的关键跃迁。”中科育成投资创始合伙人于皓宇表示。

除了赛昉科技,还有众多企业也在积极投身于RISC-V生态建设。在半导体设计领域,芯原股份、华大九天等企业凭借自主架构设计能力,利用RISC-V开源特性降低IP授权成本,抢占市场先机;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玄铁C930为寒武纪、地平线等企业提供了异构计算新路径;在物联网终端领域,中科蓝讯TWS耳机芯片、乐鑫科技Wi-Fi 6模组已实现亿级出货;在服务器与云计算领域,阿里云无影事业部预言5-8年内RISC-V将攻占数据中心,华为鲲鹏、飞腾等厂商也在加速布局异构计算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RISC-V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涵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软件应用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开源时代的中国“芯”机遇

此次中国计划发布鼓励使用RISC-V芯片的指导意见,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国家战略需求来看,当前中美半导体角力日益激烈,中国急需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开源RISC-V芯片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绕开西方技术封锁的可行路径,有助于提升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能够加速RISC-V芯片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培育本土的芯片企业和产业生态,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RISC-V芯片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华泰证券指出,中国RISC-V发展体现在软件、应用及开发者生态三个方面,RISC-V架构由于具备开源开放的特殊属性,被认为是国产芯片弯道超车的机遇。尽管X86-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及ARM-谷歌安卓系统一直保持市场两强格局,但出于成本等因素考量,定制化和专用化芯片成为新趋势,RISC-V将有望成为第三大架构生态。未来RISC-V的发展也将更注重:1)与现有生态项相连而非孤立;2)指令集标准统一。

未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是中国RISC-V芯片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赛昉科技等生态共建者的持续创新,推动中国在全球半导体版图中书写新的“开源叙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