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国企对“李鬼”宣战,三招解码假冒国企的千层套路
近期多家银行、国企对“李鬼”宣战,三招解码假冒国企的千层套路
近期,多家银行和国企相继发布声明,揭露假冒国企的诈骗行为。这些不法分子通过制作虚假APP、仿冒网站等方式,以慈善捐助、投资理财等名义行骗。本文将为您揭示假冒国企的常见套路,并提供实用的防伪指南。
多家金融机构遭遇假冒事件
11月27日下午,国家开发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发现“国开先行”的APP假冒我行名义开展虚假宣传营销,误导广大消费者、投资者,提醒大众加强防范。国家开发银行还表示,任何冒用该行或该行下属子公司名义进行注册登记、开展宣传营销及从事其他行为的组织和个人,应立即停止一切违法违规行为。
注:信息来源于国家开发银行官网
金融企业“李鬼”横行 外资行、国企均发声打假
国开行遭遇假冒企业行骗的事情并非孤例,年内已经有多家金融机构、央企公开发声打假。国开行本身也曾于6月份严正声明,称有不法企业冒充其下属公司行骗。
8月20日,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近期,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使用“星展”、“丰盛慈善”及“基金会”等名称,冒充该行名义, 制作和传播仿冒网站、虚假 APP、抖音,以慈善捐助等理由,诱导公众钱财,进行诈骗活动。星展银行与“丰盛慈善代偿”等不法平台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冒充我司名义发布的与“丰盛慈善代偿”平台有关的营销宣传等信息,均为虚假信息。 我司目前和未来均不会以任何形式通过基金会或慈善名义进行募集资金活动,我司除公司官方网站之外无任何其他网站。”
注:信息来源于星展银行官网 《关于防范和识别不法分子冒用 星展银行名义进行诈骗活动的严正声明》
11月,“最年轻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发文称,近期中国资源循环集团陆续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不法分子以该集团“资环集团”“资环中心”等名义开发“注册平台”、客户端APP,散布“发放原始股”等不实信息,诱导群众在平台注册、投资,涉嫌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注:信息来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官方微信号 《关于不法分子冒用“资环集团”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严正声明》
为何假冒国企难以一网打尽?
其一假冒手段隐蔽多样:假冒国企的行为日趋隐蔽和复杂,例如伪造材料、擅自使用国企字号或商标、虚构国资背景等,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查处难度。
其二违法成本较低:对于一些违法分子来说,假冒国企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利润可观。即便被查处,所受到的惩罚也往往不足以让他们彻底打消侵权的念头。
其三监管难度大:央企层级架构复杂,对外投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使得假冒行为具有隐蔽性,难以被及时发现。
如何一眼识破假冒国企?
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一个权威的、全面的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在这个系统上,我们可以查询到企业的股东信息、经营状况、法律诉讼等多方面的信息。要查询一家公司是否为国企,我们可以在该系统的搜索框中输入公司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查询。在查询结果中,我们可以查看公司的股东信息,如果股东中包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局、国资委等政府机构,那么该公司就是国企。
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
假冒国企举报平台
国务院国资委在官方网站上线“假冒国企”举报平台,社会公众可通过该平台对假冒国企问题线索进行举报。上线举报平台是获取问题线索、加大打击力度的重要手段。社会公众通过举报平台提供相关问题线索,国务院国资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中央企业对举报信息进行核实,问题查实后,将依法采取限制登记、撤销登记、信用惩戒等措施。
注:信息来源于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数字化信息查询工具
除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外,我们还可以使用app黑名单排查、风险监控等数据能力与应用,提供全面的假冒国企识别解决方案,支持主动筛查与实时推送预警,可应用于国企内控合规与假冒成员企业排查、合作方资质背景审查等场景。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全面的企业信息,包括公司的股权结构、历史沿革、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1.股权穿透
启信慧眼“股权穿透”功能,可层层穿透、无限穿透企业股权结构,并以关系图谱的形式可视化展示目标企业的股东及其持股比例,同时支持对股东持股比例进行自定义筛选。
判断目标企业是否为国企,可通过“股权穿透”提供的向上股东穿透信息,分析目标企业是否满足“国有资本合计持股超过50%,或国有资本为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条件。同时可应用于集团总部排查下属成员企业是否属实,防范假冒企业虚假登记与虚假宣传。
2.企业标签
启信慧眼提供企业详情页查询,基于丰富完善的企业标签体系,可标签化展示企业特征,涵盖通用标签、企业性质、榜单认定、风险事件、企业亮点等。
企业性质标签中,可显示央企、央企子公司、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等资本背景信息,企业性质一目了然。
如查询企业被列入假冒国企黑名单,则显示“假冒国企”风险事件标签,强化风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