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数体系——八卦与五行的配属关系
《周易》象数体系——八卦与五行的配属关系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的八卦与五行体系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本文将深入探讨八卦与五行的配属关系,特别是巽卦与乾卦的五行属性及其在河图数理中的体现。
巽卦(☴)与乾卦(☰)的五行属性
河图数理与五行的扩展
河图中央的“土行”对应坤(☷)、艮(☶)两卦,而其余四行(木、火、金、水)各配一卦。巽与乾的五行属性需结合后天八卦方位与河图数理的动态平衡来理解:
巽卦(☴):属木
方位:东南(后天八卦方位)。
河图关联:东方木为震卦(3、8),东南巽卦为“木之余气”,借河图东方木的数理(3、8),但因方位偏东南,与风(巽为风)的流动性结合,形成“木行”的动态表达。
乾卦(☰):属金
方位:西北(后天八卦方位)。
河图关联:西方金为兑卦(4、9),西北乾卦为“金之极盛”,借河图西方金的数理(4、9),但因乾象征天、刚健,金性更显肃杀收敛。
五行配卦的完整体系:
“坎(☵)”:五行属水;河图数理:[1、6(北)];后天方位:北;自然象征:月、冬、藏 。
“离(☲)”:五行属火;河图数理:[2、7(南)];后天方位:南; 自然象征:日、夏、显 。
“震(☳)”:五行属木; 河图数理:[3、8(东)];后天方位:东;自然象征:雷、春、生 。
“兑(☱)”:五行属金;河图数理:[4、9(西)];后天方位:西;自然象征: 泽、秋、收。
“巽(☴)”:五行属木;河图数理:[3、8(东南)] ;后天方位:东南 ;自然象征:风、柔、入。
“乾(☰)”:五行属金,河图数理 :[4、9(西北)];后天方位:西北;自然象征:天、刚、健。
“坤(☷)”:五行属土;河图数理:[5、10(中)];后天方位:西南;自然象征:地、顺、载 。
“艮(☶)”:五行属土;河图数理:[5、10(中)];后面方位:东北;自然象征:山、止、固 。
巽卦与乾卦的核心作用
巽卦(☴):木行之“柔动”与“入”
五行功能:木行主“生发”,震卦(东方木)象征木的初生勃发(如春雷),而巽卦(东南木)象征木的舒展渗透(如风吹草木生长)。巽为风,风无孔不入,对应木行的扩散力,在人体象征“肝胆之气”的疏泄功能(中医理论)。
卦象应用:《周易·说卦传》:“巽为木,为风,为进退。” 巽卦的“入”性在占卜中代表渗透、沟通(如商业谈判、信息传递)。在风水学中,东南巽位主管文昌与财运,因木生火(火主文明),需保持气流畅通。
乾卦(☰):金行之“刚健”与“天行”
五行功能:金行主“收敛”,兑卦(西方金)象征金的成熟收割(如秋收),而乾卦(西北金)象征金的极致肃杀(如寒冬、金属的刚性)。乾为天,天行健,对应金行的秩序性与规则性,在人体象征“肺与大肠”的宣发肃降(中医理论)。
卦象应用:《周易·说卦传》:“乾为天,为君,为父。” 乾卦的“健”性在占卜中代表领导力、决策力(如事业开创、权力运作)。在风水学中,西北乾位象征男主人的运势与健康,需避免缺角或污秽。
巽、乾在河图与八卦体系中的哲学意义
动态平衡的补充者:
河图的五行分布以四正方位(北、南、东、西)为主,巽(东南)、乾(西北)等四维卦的引入,使八卦体系覆盖八方,形成时空的完整闭环。
巽为木之“余气”:木行从震(东)延伸至巽(东南),体现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扩散;
乾为金之“极变”:金行从兑(西)升华至乾(西北),象征收敛后的秩序重构。
阴阳转换的枢纽:
巽卦阴爻在下(☴):象征阴气初升,推动阳气流动(如春末夏初之风);
乾卦纯阳无阴(☰):象征阳气至极,物极必反,暗含“阳尽生阴”的太极规律(如冬至一阳生)。
八卦五行体系的完整性
八经卦中,坎、离、震、兑配四正方位与四时,坤、艮配中央土调和四季,巽、乾则补全四维方位(东南、西北),使五行能量在空间与时间中循环无碍。
巽与乾的作用:巽卦以“木行”推动能量流动(如风助火势);乾卦以“金行”确立天道规则(如天制四方)。这一体系将河图数理、《周易》卦象与五行生克熔铸一体,成为中国古代“天人同构”思想的符号根基。
为何巽、乾不直接对应河图中央数理?
中央土(5、10)由坤、艮两卦共担,因土行“厚德载物”,需兼顾静止(艮为山)与承载(坤为地)的双重属性,而巽、乾分属木、金,更强调动态功能。
对比洛书九宫:洛书中巽(4宫)、乾(6宫)分别对应“四绿木星”与“六白金星”,进一步印证其五行属性,体现河图与洛书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