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引起辣椒落叶的四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引起辣椒落叶的四种病害及防治措施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10/17/58969536_1128442224.shtml

辣椒进入七月份的结果盛期后,往往突然些出现落叶现象,有的几天后使辣椒植株变为“光杆司令”,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其实出现这种现象是病害所致。一般情况下辣椒落叶是由叶枯病、白粉病、白星病和细菌性叶斑病四种病中的某一种,或两种侵染所引起的,所以要区别症状,对症下药防治辣椒落叶。

几种病害表现症状

1、叶枯病:叶片发病初期,会出现散生的褐色小点。这些小点会迅速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则为暗褐色,直径范围在2毫米到10毫米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中央会坏死,并容易穿孔。叶片几乎全部枯萎,稍一用力叶片就全部落下,只剩茎杆。

2、白粉病:辣椒白粉病主要是叶片受害,发病初期叶面迎光透视可见叶肉组织出现数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较小褪绿斑,叶背产生一层非常稀薄的粉状霉层。随着病情发展,叶面出现明显的褪绿斑,叶背产生一层稀疏的粉状霉层。直至白色粉斑布满整个叶片,最后导致叶片脱落。

3、白星病:辣椒白星病主要危害辣椒的叶片,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叶片染病,从下部老熟叶片起发生,并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始产生褪绿色小斑,扩大后圆形或近圆形,边缘褐色,稍凸起,病健部明显,中央白色或灰白色,散生黑色粒状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田间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穿孔;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叶片干枯脱落,仅剩上部叶片。

4、叶斑病:辣椒叶斑病主要为害辣椒的叶片,在田间常点片发生。叶斑出现在叶的正背两面,近圆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12毫米,叶面病斑浅褐色至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对应部位生有致密灰黑色至近黑色绒状物,病斑正、背两面均围以暗褐色细线圈,有的在外围还生浅黄色晕圈。

防治措施

1.平衡施肥:
通过施肥,满足植株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辣椒施肥应以底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防止植株徒长。一般底肥不少于土杂肥3方(或商品有机肥300斤),饼肥100斤,化肥使用复合肥,每亩60~80斤。追肥在坐果后进行,使用高磷钾复合肥,每亩20~30斤,也可冲施功能性肥料养根护根。同时还可以与叶面肥一同施用,做到营养前面均衡,这样才能保证辣椒茁壮成长,增强辣椒抗病能力。

2、中耕:在辣椒生长前期要加强中耕,松土保墒,促根下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在植株封垄后进行植株调整,改善田间生长环境,促进辣椒正常生长,从而降低发病率。

3、调节水分:高温、高湿也加快病害的发生,所以要合理做好田间排灌措施。尤其在辣椒开花结果期间,要根据田间墒情变化,遇到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而遇到雨水天气则要做好排水,只有做好田间温度、湿度的控制调节,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预防及防治:辣椒在发生落叶后要分辨出哪种病有针对性的用药。

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齐1000倍液进行防治,具体可根据病情的严重性在7~10天后进行二次喷施。

叶斑病:发病初可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连喷3次,间隔期7~10天。

叶枯病:发病初期可用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30%多·福可湿性粉剂或25%多·福·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1000-12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连喷2~3次,间隔期7~10天。

白星病:发病初期喷50%琥珀酸铜(DT)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 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吡唑醚菌酯喷雾防治,间隔七天到十天左右,连防两到三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