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Lancet子刊发布最新自杀全球负担评估报告:自杀率总体下降,但区域差异显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Lancet子刊发布最新自杀全球负担评估报告:自杀率总体下降,但区域差异显著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803416260/159e91ac4019016y5g?finpagefr=p_104

自杀是一种可预防的悲剧性死亡原因,正日益受到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对1990年至2021年间的全球自杀负担进行了全面评估。这项由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团队开展的系统性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和深刻的洞见,揭示了自杀现象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为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GBD 2021研究报告采用了严格的方法学框架,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团队综合了来自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涵盖1990年至2021年的大量数据,包括死亡登记、口头尸检和医院记录,采用了严谨的统计模型,包括贝叶斯模型Cause of Death Ensemble model(CODEm)和不确定性区间(UI)分析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研究团队特别关注了自杀死因的敏感性和文化差异,对死亡证明中未明确标注为自杀死因的病例进行了细致的重新分配。此外,研究还考虑了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等指标,以消除人口结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自杀流行病学图景


图1 2021年每100000人自杀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全球自杀负担总体下降,但区域差异显著

  • 死亡人数与死亡率:2021年全球自杀死亡74.6万例(男性51.9万,女性22.7万)。在研究期间,所有性别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总和下降,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14.9/10万降至2021年的9.0/10万,降幅达39.5%。

  • 区域差异:虽然在研究期间,全球年龄标准化自杀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区域层面存在很大差异。东欧(19.2/10万)、南部撒哈拉以南非洲(16.1/10万)和中部撒哈拉以南非洲(14.4/10万)是自杀率最高的地区(图1,2)。相反,东亚的自杀率下降最显著(65.7%),主要得益于中国等国的公共卫生干预。


图2 1990年至2021年按区域划分的所有年龄和性别的自杀平均死亡年龄的时间趋势

性别差异:男性死亡更多,女性尝试更频繁

  • 死亡率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自杀之间的差异长期以来一直被研究。男性自杀率(12.8/10万)是女性(5.4/10万)的2.4倍(图3)。死于自杀的女性平均比死于其他形式自杀的女性年轻。

  • 尝试与死亡的“性别悖论”:研究者计算了自杀企图发病率-死亡率比,以评估需要医疗护理但未导致死亡的自杀未遂频率,发现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自杀尝试需医疗干预的比例是男性的3.4倍(女性发病率-死亡率比14.47 vs. 男性4.27),但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致命手段(如枪支),导致死亡率更高。其中 30.7 次尝试中有1次导致女性死亡,每 6.3次尝试中就有1次(5.2–7.5)导致男性死亡。


图3 死亡率性别差异

年龄趋势:自杀死亡年龄推迟,但仍是青壮年主要死因

  • 平均死亡年龄上升:全球自杀死亡平均年龄从1990年的42.6岁升至2021年的47.0岁,可能与青年自杀预防措施见效有关。

  • 青壮年高危:在全球范围内,自杀是 10-29 岁男性和女性的第三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在澳大拉西亚、高收入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南部和西欧,自杀是该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第一大死因。

自杀手段:枪支的致命性与地域集中性

  • 枪支自杀的“美国现象”:美国是全球枪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6.19/10万),52.3%的男性自杀和28.2%的女性自杀涉及枪支。南美洲的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紧随其后(图4)。

  • 其他地区手段差异:东亚和东南亚的枪支自杀比例极低(


图4 2021年每100000人中枪支相关自杀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有限

2019至2021年间,全球自杀率未因疫情发生显著波动,提示社会支持体系和心理健康服务的韧性。但研究强调,长期心理健康影响(如“长新冠”导致的抑郁)仍需监测。

影响因素与政策启示

  1. 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作用
  • 贫困与不平等:低收入国家中,自杀与贫困、医疗资源匮乏密切相关。例如,南亚女性自杀率高与家庭冲突、教育机会受限有关。

  • 社会孤立与老龄化:高收入国家中,老年人自杀率上升反映社会支持不足,尤其是独居、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被忽视。

  1. 枪支管控的公共卫生价值

美国的枪支自杀问题凸显了“致命手段可及性”对死亡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限制枪支获取可显著降低自杀成功率,因为冲动性自杀者若无法立即获得致命工具,可能因情绪缓解而放弃行动。

  1. 青年自杀的复杂驱动因素

青少年的自杀风险不仅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还涉及校园欺凌、家庭暴力、学业压力等。东亚国家的自杀率下降可能得益于学校心理辅导普及,而东欧青年则受酗酒、失业等问题困扰。

  1. 数据缺口与干预挑战
  • 中低收入国家的数据盲区:受限于数据报告的时滞性和某些地区数据的稀缺性。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数据的缺乏使得对这些地区的自杀负担评估存在不确定性。许多非洲国家依赖口头尸检,自杀可能被误报为意外或凶杀。

  • 污名化阻碍求助:在宗教或文化禁忌较强的地区,自杀者家属常隐瞒真实死因,导致干预措施难以精准实施。

结语

GBD 2021自杀报告不仅是一份数据汇编,更是全球公共卫生行动的路线图。它揭示了一个矛盾现实:尽管自杀率总体下降,但区域与人群差异仍在扩大。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科学证据转化为接地气的政策——无论是枪支管控、农药限售,还是社区心理支持,都需要政府、学界与公众的协同努力。

自杀预防没有“万能药”,但每一份数据的积累、每一条生命的挽回,都在为构建更具韧性的社会添砖加瓦。正如报告所言:“自杀是可预防的,而预防始于理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