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列舰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英国“海军上将”级铁甲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列舰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英国“海军上将”级铁甲舰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DA7RGL055655P9.html

世界各国海军在给军舰命名时,有用地名命名,有用山名命名,也有用名人命名,还有用著名海军将领命名,等等。从这些军舰命名中可以看出一个最大的共性,各国海军都特别喜欢用"海军上将"这个词(或者船名包含这个词),像英国海军在历史上就有多型以"海军上将"命名的军舰,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智利等国海军也有不少,舰种包括了铁甲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甚至潜艇等。
这只能说各国海军官兵都想成为"海军上将",命名军舰成为一种寄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型以"海军上将"命名的英国军舰,该型战舰在历史上很有名,是战列舰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早期铁甲舰干舷太低

研制背景

1877年爆发了第十次俄土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在冲突中明显处于下风,这迫使欧洲其他列强动员起来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英法等列强的强项是海军,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就曾重创过俄国海军,因此英国向马尔马拉海派出了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摆出一副不惜决裂的态势,最终迫使俄国放弃了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的计划。事后英国皇家海军总结时发现俄国海军最新式主力舰"彼得大帝"号实力很强(当时堪称世界第一),这迫使英国皇家海军立即研制新型战舰,从而诞生了"海军上将"级铁甲舰。

"海军上将"级铁甲舰的优势是将主炮塔部署在中轴线,船艏艉各一座主炮炮塔,并且在船两舷部署多门中口径副炮,综合火力得到很大提升。比起主炮塔采用斜对角布局的铁甲舰优势明显,像之前的"英弗莱息白"级铁甲舰就是落后的设计。北洋水师订造"定远"级铁甲舰以"英弗莱息白"级为模板真是大失误啊,德国造船设计师当时缺乏经验,"定远"级算是练手了。

已经有战列舰的雏形

性能数据

"海军上将"级铁甲舰主要性能:舰长101米,宽21米,吃水8米,炮座装甲厚254292毫米,指挥塔装甲厚305毫米,舷侧装甲带厚457毫米,甲板装甲厚5176毫米,排水量10800吨,舰员编制530人。动力为两台三胀式往复蒸汽机,7500马力,双轴,航速16节。

配备4门305毫米/25倍径主炮,2座双联装,船艏艉各一座主炮塔。6门152毫米/35倍径后膛炮,单装,船舷两侧各3门。另有12门47毫米速射炮,8门37毫米速射炮,4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海军上将"级各舰的武器装备有所不同,包括主炮在内。

主炮采用露炮台布局

服役情况

由于首舰为"科林伍德"号,因此该级舰有时也被称为"科林伍德"级。"科林伍德"号于1887年服役,立即参加过维多利亚女王的登基周年纪念阅舰式,后常驻地中海直到1897年返回本土担任警戒船,最终于1909年退役拆除。后续几艘舰的基本情况差不多,主要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偶尔返回本土服役一段时间。由于处在和平时期,"海军上将"级所有战舰没有参加过一场实战。

四号舰"坎珀当"号需要提一下,在1893年6月22日的一次演习中,"坎珀当"号一举撞沉了友军的万吨级铁甲舰"维多利亚"号,造成严重事故。甚至最后原因都不了了之,成为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桩悬案(有说是舰队司令官指挥失误的问题)。


双联主炮旁边还有一门小口径速射炮

综合评价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海军新技术不断出现,在主力舰设计上有两大方向。一是横队战术,舰首对敌,主炮部署在干舷两侧的炮塔内,这样主炮可以全部朝前射击。二是纵队战术,侧舷对敌,主炮炮塔部署在中轴线上,同时船舷可以部署多门副炮,火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历史上英国主力舰设计在这两大方向上反复过,毕竟没有前人经验可循。

1868年英国设计制造出纯蒸汽动力的"蹂躏"级铁甲舰,第一次将主炮塔沿中轴线布局,开启了战列舰设计的雏形。但是,后续的几型铁甲舰又走回了老路——主炮部署在干舷两侧的炮塔内,如"阿贾克斯"级和"巨人"级铁甲舰。在1877年爆发的第十次俄土战争中,英国人发现,在面对俄国海军主力舰时自己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俄国人最新服役的"彼得大帝"号铁甲舰战力堪称世界第一,"彼得大帝"号两座双联305毫米主炮炮塔部署在中轴线上,舷侧装甲带厚达559毫米,最大航速14节。

英国人在压力下,很快设计出"海军上将"级铁甲舰,将主炮炮塔部署在中轴线上。并且一造就是六艘,数量上拥有压倒性优势。不过"海军上将"级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因为干舷太低,风浪大了主炮射击受到严重影响。继"海军上将"级之后,英国又相继设计建造了"维多利亚"级和"特拉法尔加"级主力舰,这两级舰都是在"海军上将"级的基础上设计的。

1889年英国人开工建造"君权"级主力舰,"君权"级排水量有15000吨,配备了4门343毫米主炮,10门152毫米副炮,舷侧装甲带厚457毫米,最大航速18节。"君权"级的问世,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出现,也意味着战列舰逐步取代铁甲舰成为海上力量的主宰。因此说"海军上将"级铁甲舰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