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头镇大官庄村:桑茂东榆 “葚”情难却
海头镇大官庄村:桑茂东榆 “葚”情难却
大官庄村位于赣榆东部、龙王河南岸,是远近闻名的桑蚕专业村。近年来,该村依托原有的蚕桑产业基础,积极构建多元化增收机制,倾力打造特色桑蚕生态产业,逐步形成了“桑蚕产业主导、多种产业融合”的发展新业态,成为江苏省生态循环试点村、连云港市“一村一品”示范村、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
绿色桑葚 健康新动能
大官庄村的桑葚采摘园占地40多亩,所栽植的‘果桑一号’新品种,个大、清甜、产量高,可兼顾桑蚕饲养与桑葚采摘,让旅游元素融入蚕桑产业中。园内还放养了鸡,喂养掉落的桑葚、桑叶,发展林下经济。自2019年开园以来,每年慕名前来采摘桑葚的游客就超1.5万人次,村集体累计创收40多万元。
桑蚕织梦 丰富新业态
大官庄村养蚕户张广早说:“我自家有桑园20亩,一年能养46张蚕,年收入在9万元左右。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可真多亏了俺村物华蚕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帮助。”
栽桑养蚕是大官庄村的传统产业,但以前因规模不大、附加值不高,一直制约着桑蚕产业的发展。为此,村“两委”决定走“标准化、集约化”桑蚕发展之路。由村牵头成立了连云港物华蚕桑专业合作社,为养蚕户提供桑蚕苗、普及种养技术、联系销售渠道,引导蚕农由松散型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进。
目前全村桑园面积已达800多亩,130多家农户从事桑蚕标准化养殖,年产蚕茧480余张,户均增收1.8万元,连云港物华蚕桑专业合作社也被认定为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与此同时,该村为进一步扩大蚕桑产业链,积极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桑蚕深加工系列产品,将桑叶制成桑茶,桑葚加工成桑葚干、桑葚酒,蚕茧缫丝制作成蚕丝被,蚕蛹烘干加工成食品,蚕砂填充制成枕头,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大大增加了附加值,提升了经济效益。
桑榆未晚 安享好时光
大官庄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为解决空巢、独居老人“吃饭难”,2023年4月,村里向上级民政部门申报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项目,建设老年幸福食堂,同年11月份营业。运营中,选派村干部、网格员、志愿人员共同参与管理模式。
就餐时间定于每日11:40至13:00。食堂全面推行就餐刷卡制,60-80岁老人每餐3元,80岁至85岁老人每餐2元,85岁以上老人免费,伙食开支实行老人交一点、财政补一点、村集体兜底的运行政策,并由村里负责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志愿者提供送餐服务,确保幸福路上一个老人也不少。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村食堂累计服务6950人次,日均就餐55人。
近年来,该村共建设118套村老年公寓及村卫生室,并在老年公寓屋顶安装光伏,每年仅光伏发电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为村庄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面对未来的发展,大官庄村党总支书记李家学表示:“我们将持续发挥好村‘两委’和村蚕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桑蚕产业,将大官庄村建设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振兴先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