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lJnzXRa1nZ.html

三羧酸循环(TAC)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其特点和生理意义如下: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1. 化学反应特点:TAC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及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2. 关键酶和中间产物
  • TAC中有3个不可逆反应,涉及三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和柠檬酸合成酶。
  • TAC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等,它们在循环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可以通过丙酮酸直接羧化或经苹果酸生成。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 能量产生: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时,净生成30mol或32mol(糖原则生成31~33mol)ATP。在一般生理条件下,除红细胞外的各种组织细胞皆从糖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糖的有氧氧化不仅产能效率高,而且能逐步释能并逐步储存于ATP分子中,因此能量利用率也极高。

  2. 三大营养物质的共同氧化途径:乙酰CoA不仅是糖氧化分解的产物,也是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的产物。因此,三羧酸循环实际上是三大有机物质在体内氧化供能的共同主要途径。据估计,人体内约2/3的有机物质通过三羧酸循环而分解。

  3. 三大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糖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α-酮戊二酸、丙酮酸和草酰乙酸等与氨结合可转变成相应的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脱去氨基又可转变成相应的酮酸而进入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同时,脂类物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甘油、脂肪酸代谢产生的乙酰CoA也可进入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进行代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