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好飞手不易做”——走近无人机飞手的日常

创作时间:
2025-03-11 05:33: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好飞手不易做”——走近无人机飞手的日常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7-12/doc-inccvpnk7954484.shtml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飞手这一职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从植保作业到航拍摄影,再到电力巡检,无人机飞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采访多位一线飞手,展现了这一新兴职业的日常工作、技能要求、收入情况以及发展前景。

测量面积、调试农药浓度、规划飞机航线……7月7日,刘明操纵手柄,植保无人机呼啸离地,玉米地随波荡漾,农药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应用技术大专毕业生吕海鑫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飞行准备。(全媒体记者梁淑芳 通讯员陈杰摄)

今年34岁的刘明,5年前还是热力公司的员工。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应用于影视航拍、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航空测绘等领域,这让刘明在内的不少人看到新机遇,转型成为一名飞手。

植保无人机是个大家伙,机器重量就有50公斤,加上农药和电池的重量达到了100公斤。

“无人机上手快,但想要成为合格的飞手,需要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刘明介绍,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时长10—15分钟,飞手必须不间断地更换电池、补给农药。遇到农田不是连成片的情况,还需要车辆搬运机器。

刘明说,植保无人机作业过程中,需要控制药量、飞行速度和高度等,但这些只能通过经验积累。此外,如果无人机出现故障,还得会处理。

“相较于人工植保,无人机有播撒精准、均匀、节省的优点。”刘明介绍,6月中旬至9月初是植保的黄金时期,他所在的团队跟着农作物生长走,在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等地接单,平均每亩地收费4元左右,一台机器整月无休,飞手收入可稳定在3万元左右。

起飞、旋转、拍摄、降落到指定点位……这是旅游航拍飞手陈建宇的日常。

38岁的陈建宇曾在一家企业工作,两年前他开始接触无人机摄影。

“想拍出自己的‘范儿’,就要下功夫。”他回忆,曾经为了拍日出画面,几次取景,不是太阳小,就是山拍不全。于是他从那座山开始,一点点往后退,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

渐渐地,他的作品成熟起来。无人机也为他的职业规划打开更多可能,如今他转行成为一名旅游航拍飞手。

陈建宇说:“我的工作就是为全国各地的游客规划游玩路线,并用无人机记录下沿途的美好。”

无人机应用领域日渐广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职业选择。

“嗡嗡嗡……”只见,一台无人机升上达坂城戈壁上空,沿高压线路缓慢飞行。

“220千伏达连湖线路铁塔巡视正常。”电力巡检飞手吕海鑫手持遥控器,站在山间的一块岩石上,操纵无人机巡视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

吕海鑫毕业于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实习期就留在了一家科技企业。

吕海鑫说,事实上,会操控无人机,只是电力巡检的“敲门砖”。电力巡检首先要熟悉电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维护知识、无人机系统、飞行原理;其次要掌握航空法规及电网安全规章,自动驾驶、航线规划、各类无人机吊舱载荷及软件的使用等。

关于未来,吕海鑫说,电力行业正迎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时代,他将继续勤学精进,希望能够更深入探索。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人机飞手这一职业已成为诸多职场新人的就业选择。

23岁的刘玉龙本科毕业于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专业,目前在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当植保飞手。

这几天,他忙着在一处400亩的西红柿大棚喷淋降温涂料。“比起防虫害喷洒药物,涂层要更稳定和均匀。”刘玉龙说。

刘玉龙平稳娴熟的操作技术,离不开学校的产学研教育。

“我们在学校系统地学习了无人机相关编程、组装、调试的理论知识,也有实操,因此上手很快。”刘玉龙说,植保飞手虽然辛苦但他很看好发展前景。

如他所言,无人机飞手目前就业领域广,市场需求大,高校也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系统应用专业指导老师陈杰介绍,学校2015年开始设立无人机专业。发挥职业教育“双师课堂”优势,开展“无人机+行业”课程。学校有专门的飞行空域和无人机应用设备,联合校企合作企业授课,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理论、练实操。学校也鼓励学生考取《民用无人机驾驶执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