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肺“攻略”:宜选这几种食物
秋分养肺“攻略”:宜选这几种食物
刚刚享受完中秋的团圆,转眼间又迎来了秋光明媚的静美秋分。说到秋分,它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六个,也是秋季里的第四个节气,过了秋分,你会发现白天越来越短,夜晚变长了,气温也开始慢慢下降,早晚的温差也越来越明显。凉爽的秋风带走了夏天的炎热,也把空气里的水分给吹干了,这时候天气就会变得特别干燥。
很多人会觉得嗓子干、嘴唇起皮、咳嗽少痰,甚至鼻子流血。中医里说,肺喜润恶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保养肺部,多吃些能润肺的东西。那怎么通过饮食来预防和缓解秋天的干燥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
秋风一吹,皮肤就容易失水,出现所谓的“秋燥”。这可能会让你感到口干舌燥、咳嗽少痰、鼻子痒痒的、大便干燥、皮肤干裂,心情也跟着烦躁起来。要对付秋燥,记得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早晚喝点汤水,洗完澡后别忘了涂点润肤露哦。
秋燥还容易伤到肺部,影响身体的液体平衡,引起喉咙不适、咳嗽等问题。不同的体质对干燥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预防和调理。
由于目前天气还带着点热,加上秋天的干燥一起造成的“温燥”,主要表现为干咳,可能还会伴有口渴、喉咙痛、心烦等症状,舌头偏红且干,舌苔发黄。容易上火或者阴虚、肝郁的人更容易受到温燥的影响。
针对温燥,有一个经典膏方——秋梨膏。秋梨膏有很多版本的配方,可以用梨加上枇杷、百合、玉竹、陈皮、甘草、大枣这些能化痰止咳、滋润肺部的药材一起制作。秋梨膏可以直接吃或者泡水喝,适合阴虚火旺的人,但孕妇和感冒受寒的人要小心使用,糖尿病患者也要少吃。
随着天气逐渐变凉,风寒常常侵袭肺部,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寒、一吃凉东西就容易拉肚子的人更容易受到凉燥的伤害,得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凉燥的症状除了干咳之外,还有怕冷、鼻塞、流清涕、痰少而白等表现,同时舌头偏干,舌苔薄白。
杏仁和核桃仁是改善凉燥症状的好选择。杏仁能够滋润肺部和肠道,帮助止咳平喘;核桃仁性温味甘,可以温暖肺部和肾脏,帮助呼吸顺畅。中医认为肺和大肠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当干燥引起咳嗽时,可能会出现便秘问题。杏仁和核桃仁富含油脂,适合用来缓解咳嗽和便秘。
由于今年夏天特别热,消耗了很多能量和体液,身体虚弱的人遇到秋燥更容易咳嗽。这种情况下,建议多吃一些银耳羹。银耳能够滋润生津液,还可以加入清热的雪梨、安神的百合、润肺止咳的杏仁和滋补肝肾的枸杞,深层次地滋养五脏六腑。但是银耳羹非常滋补,如果体内有湿气重的情况就要谨慎食用。
大家都知道生气之后容易咳嗽对吧?这是因为经常生气的人肝火比较旺,肝火上升会影响到肺部,中医里称为“木火刑金”。除了咳嗽之外,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要平息肝火,可以适当多吃些酸味的食物,因为酸入肝经,有收敛和平静肝脏的作用。
青梅可以帮助生津液、滋阴润肺、收敛肝脏。市面上有一种紫苏梅饼,里面加入了另一种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植物——紫苏。紫苏可以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宽胸理气,特别适合咳嗽、咽干、阴虚火旺的人。紫苏和青梅一个负责散热一个负责收敛,既能驱散寒冷又能理气。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配上一点紫苏梅饼还能预防腹泻呢。
从秋分开始,建议大家的饮食要以滋阴润燥为主。最后给大家推荐两道应季的食疗良方一茶一汤:
陈梅普洱茶
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先把陈皮和乌梅洗干净,陈皮剪碎,乌梅切开,然后和普洱茶一起放进茶壶里,倒入开水冲泡,第一次的水倒掉,重新加水再泡一次就可以喝了。这茶能止渴生津液,帮助消化养胃。适合那些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良的人。
莲藕淮山脊骨汤
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先把莲藕和淮山洗干净切成块状,猪脊骨洗干净也切块并用开水焯一下血水去掉。接着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两个小时左右,最后加盐调味就可以吃了。这个汤能养阴润燥,健脾补虚。适合那些脾虚阴伤、口唇干燥、身体虚弱脾胃功能不佳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