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首诗里的重阳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首诗里的重阳文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10/12/79373443_1148582668.shtml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17岁寓居长安时期。诗中的“独”字和“异乡”“异客”等词,生动描绘了游子的孤独与清苦,充分展现了少年诗人初离家乡时特有的眷恋之情。对于一个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更为强烈,因此每逢佳节,思念之情便愈发浓烈。
重阳节的由来与习俗
“九月九”被称为“重阳”,源于古代对数字的阴阳分类: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也有“重九”之称。这一节日最早可追溯至汉初,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民间则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名“登高节”。这一习俗相传始于东汉,晋朝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
诗句解读
诗中“处”字在古诗词中常作“时间”解,如“遥知兄弟登高处”即为“遥知兄弟登高时”之意。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亦是此意。
茱萸的象征意义
茱萸是一种可入中药的植物果实,以江浙一带产的质量最佳,故又称吴茱萸或越椒。据《本草纲目》记载,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山茱萸(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插茱萸的习俗
关于茱萸的佩戴方式,唐代有明确记载。王昌龄的“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的“舞鬟摇落茱萸房”以及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等诗句,都证实了茱萸是插在头上的。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的文学才华,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巴黎春天赏玉兰:十大最佳观赏地点全攻略
ISFP人群必读:探索艺术灵魂的自由之旅
线性代数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中的核心工具
维仕融资担保代偿债务后上报征信了怎么处理?记录清除要哪些材料?
小孩肚子胀怎么办最快最有效
市场前瞻|一线城市领涨,重庆新房热度飙升至近20个月新高!
食品界的“新晋网红”干噎酸奶来了 它能当减肥食品吗?人人都能来一口吗?
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综合实力排名:490所大学上榜,哈工大排第3名
如何应对无领导小组讨论?求职必看!
eSIM助力塞内加尔环境可持续发展
嘴巴发苦?当心身体在发出健康预警!
南京大学团队突破:实现多用户量子会议密钥分发,开启安全通信新纪元
婚检注意事项!检前空腹、饮食及作息时间都有要求
皮脂腺旺盛怎么办?全方位调理指南
环保LOGO设计理念
彻底搞懂多模态:图像描述、视频描述、视觉问答,深入了解多模态应用!
Excel表头保持一致的四种方法
运动后如何正确补充水分?时机、饮用量及注意事项全解析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怎么样
什么是行政组织?从定义到功能的全面解析
空气炸锅烤鱼:外皮焦香,鱼肉鲜嫩,低卡低脂又美味
八卦周易六十四卦详解
如何解决Win8驱动签名问题:详解原因及专业解决方法
1.6米餐桌能坐几个人?家居空间布局小技巧
芜湖旅游攻略,十大景点全解析
民用水电价格详解:阶梯式计费与价格趋势分析
毛孔粗大怎么办?从日常护理到医美治疗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Telegram一个群最多加多少人?
来重庆吃什么?当地人推荐这十大“名菜”,要是错过,算是白来了
古代士兵为何只认虎符?揭秘这一独特军事制度的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