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疲劳怎么办?从认知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心理疲劳怎么办?从认知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你是否经常感到身心俱疲,即使没有做太多事情,却依然觉得精疲力竭?这种疲惫感可能源于心理疲劳。本文将深入探讨心理疲劳的表现、成因,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你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活力。
电视剧《我的大叔》
最近,"文化体力耗尽"这个词汇在网络上走红,描述了现代人在工作一天后,只能通过刷短视频、打游戏等低门槛娱乐活动来消磨时间的现象。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放松方式往往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加剧内心的疲惫感。
这种莫名的疲惫,怎么都休息不好,甚至越休息越累的状态,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心理性疲劳中。
什么是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认知活动后可能感受到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工作需要大量脑力劳动的人群中很常见。在大脑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后,人们会对工作生活的兴趣热情明显降低,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与身体疲劳不同,心理疲劳的表现形式多样:
- 丧失兴趣、动机:对原本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例如,一位来访者提到她原本热爱烹饪,但现在却只想点外卖。
- 丧失自信:怀疑个人价值,在生活、家庭或工作中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价值和意义。
- 学习或工作效率变低:专注力减弱,工作记忆下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 身体疲倦、疼痛:心理疲劳若被忽视,常会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如无故疲倦或疼痛。
日剧《0.5的男人》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越来越疲劳?
功绩社会下的自我压榨:在现代社会,人们被鼓励不断努力,追求更好。这种"永远可以做得更好"的心态,导致许多人过度透支自己,难以真正放松。
负性思维认知:研究表明,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与反刍思维和负性思维认知紧密相关。即使在睡眠中,大脑仍在运行,处理情绪和压力,这可能导致醒来后感觉更加疲惫。
内在资源不足: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若个体缺乏足够的内在资源(如应对压力的能力),容易感到失控和无助,陷入无止境的焦虑中。
如何获得真正的休息?
- 正念放松法:通过正念呼吸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帮助大脑从过去或未来的担忧中回到当下,缓解疲劳。
日剧《重启人生》
- 调整认知,摆脱思维陷阱:通过与他人交流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改变不良认知,减少过度担忧和自我否定。
电视剧《扪心问诊》
给生活增添新变量:通过运动、旅行、学习新技能等方式,丰富生活体验,增加应对压力的资源。
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心理咨询不仅能调整认知,还能帮助个体了解和接纳自己,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疲劳问题。
日剧《0.5的男人》
心理疲劳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但通过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处于心理疲劳状态,不妨尝试上述方法,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重新找回内心的平衡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