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全国各省最低525分(2025参考)

创作时间:
2025-03-22 11:56: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全国各省最低525分(2025参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k100.com/read_40116836.htm

中南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已公布,全国各省最低分数线为525分,最高为639分。本文详细列出了各省份的分数线、招生专业及计划、选拔程序及录取规则等信息,对于2025年的考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中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具体为:525分-639分。

以下是全国各省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分数线

地区
分数
上海
525分
吉林
物理类572分
贵州
物理类581分
黑龙江
物理类583分
甘肃
物理类586分
江苏
物理类587分
广西
物理类588分
广东
物理类590分
江西
物理类590分
湖南
物理类594分
山西
理科597分
陕西
理科598分
重庆
物理类600分
河南
理科600分
河北
物理类603分
福建
物理类610分
湖北
物理类613分
北京
615分
四川
理科615分
安徽
物理类617分
辽宁
物理类621分
浙江
639分

二、中南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分数线

1. 应用物理学:586分-645分

省份
科目
再选科目
24年入围分数线
甘肃
物理
化学
586
广西
物理
化学
593
重庆
物理
化学
600
广东
物理
化学
603
陕西
理科
-
606
山东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607
江西
物理
化学
611
河北
物理
化学
612
湖南
物理
化学
618
辽宁
物理
化学
621
河南
理科
-
625
福建
物理
化学
627
浙江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645

2. 应用化学:572分-615分

省份
科目
再选科目
24年入围分数线
吉林
物理
化学
572
黑龙江
物理
化学
583
广东
物理
化学
594
湖南
物理
化学
594
山西
理科
-
597
河南
理科
-
600
河北
物理
化学
603
四川
理科
-
615

3. 数学与应用数学:525分-638分

省份
科目
再选科目
24年入围分数线
上海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525
甘肃
物理
化学
600
吉林
物理
化学
605
重庆
物理
化学
610
广东
物理
化学
611
北京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615
山东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616
湖北
物理
化学
618
河北
物理
化学
620
湖南
物理
化学
628
辽宁
物理
化学
628
福建
物理
化学
629
江苏
物理
化学
632
四川
理科
-
638

4. 生物科学:581分-617分

省份
科目
再选科目
24年入围分数线
贵州
物理
化学
581
黑龙江
物理
化学
584
江苏
物理
化学
587
广东
物理
化学
590
江西
物理
化学
590
山东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591
山西
理科
-
601
河北
物理
化学
605
福建
物理
化学
610
湖南
物理
化学
610
河南
理科
-
611
湖北
物理
化学
613
安徽
物理
化学
617

5. 材料科学与工程:544分-614分

省份
科目
再选科目
24年入围分数线
广西
物理
化学
588
山东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590
贵州
物理
化学
598
陕西
理科
-
598
江西
物理
化学
613
湖南
物理
化学
617
河南
理科
-
619
安徽
物理
化学
626
浙江
综合改革
物理+化学
639

三、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1. 招生对象及条件

  • 两类考生

  •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线(合并批次省份参照特殊类型分数线)的考生。

  • 第二类: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高考成绩需达一本线,且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名额。

  • 附加条件

  • 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强烈的科研志向和专业兴趣,立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

2. 招生专业及计划

  • 招生专业:2024年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均为理工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需选择“物理+化学”。
  • 招生省份:覆盖北京、上海、河北、山西、辽宁等23个省份,具体分省分专业计划以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3. 选拔程序及录取规则

  • 报名与入围

  • 报名时间:4月13日-4月30日,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报名,不可兼报其他高校。

  • 入围规则:第一类考生按分省分专业计划5倍名额确定入围名单,数学单科145分且第一志愿为数学的考生直接入围;第二类考生达一本线即入围。

  • 校测与录取

  • 校测内容:面试(满分100分,重点考察科学思维、创新潜质等)和体质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占比85%,面试成绩占比15%。录取时按综合成绩排序,同分则依次比较面试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

4. 培养方案特色

  • 本研衔接培养: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优秀学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研究生阶段可参与学科交叉项目(如智能科技、新材料等)。
  • 动态分流机制:考核未达标者转入同专业普通班,空缺名额从校内选拔补充;本科阶段不得转专业。
  • 导师制与国际合作:配备学业、科研、生活导师,注重个性化培养;引入国际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全球视野。

5. 其他注意事项

  • 诚信要求: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考核舞弊者取消资格,并面临禁考处罚。
  • 监督机制:招生过程由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