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孩子离开妈不哭闹,并非好事,背后隐藏着母婴关系危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孩子离开妈不哭闹,并非好事,背后隐藏着母婴关系危机!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DO6SJ30546N07M.html

3岁前的孩子离开妈妈,不哭不闹,不是孩子省心,而是母婴关系差,孩子安全感不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3岁前的母婴关系,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在早教机构工作时,一位妈妈带着一岁半的壮壮来参观,实际上是看看孩子是否适应全托的环境。销售大姐和带班老师为了留下孩子,自然是百般殷勤。这种场景司空见惯,但张姐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好奇。

“这个小孩儿,不哭也不闹,可真好!我让妈妈走了,看看孩子行不行,如果可以妈妈今天就给孩子交钱了。”

作为店长,我自然是关心店面业绩,但作为心理学的业余研究者,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孩子应该是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对孩子进行了观察:

  1. 在早教中心玩了大约1个小时,期间妈妈没有在场
  2. 分离时,壮壮没有表现出对妈妈不舍、哭闹
  3. 壮壮和销售张姐、带班老师,玩得很好,但从表情上看不出是否开心
  4. 妈妈回来后和壮壮打招呼,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继续玩耍

由此,可以断定壮壮是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能预见,他在未来学习、人际关系、婚姻、工作中会面临着受阻。因为,人一生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关系的建立,母婴关系是孩子的人际关系模板,也可以说是孩子的人生模板。

依恋关系的类型

鲍尔比最早在1969年就提出依恋的概念。依恋被称为看护者和婴幼儿之间的一种情感互通,是婴幼儿对母亲的天然情结,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1973年,爱因斯沃斯发明了陌生情境测验,通过长时间测验、研究将依恋关系分为4种类型:

  1. 安全型依恋:和妈妈在一起能舒心地玩耍,妈妈离开时表现出焦虑,妈妈回来时会立即寻求接触,很快能平静下来继续玩耍。
  2.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妈妈离开没有焦虑表现,妈妈回来不会主动寻求接触,或短暂接触之后走开,主要表现为忽视、躲避。
  3. 不安全依恋--反抗性:妈妈离开表示反抗,妈妈回来后会寻求接触,但又表现出反抗、发怒,不能自己玩耍。
  4. 不安全依恋--混乱型:也有称作破裂型。一般认为,这种类型的孩子存在被虐待、忽视的经历,主要养育者、照护者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主要行为表现为:无目的性,缺乏连贯性,行为杂乱无章。

在爱因斯沃斯的研究中:安全依恋儿童约占 65%,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占 21%,反抗型占 14%。

在多个国家,面对几千儿童的测试中,测试结果与爱因斯沃斯的结果几乎相同,不同的是增加了破裂型大约占比4%。

国外有研究表明:很多抑郁症、焦虑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异常者,都被评定为不安全依恋。

需要注意的是:依恋关系类型,是相对稳定且长期存在的,一旦稳定下来,很难发生改变。

依恋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鲍尔比认为:母亲是婴儿的第一依恋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强调最好由母亲作为主要养育者。

依恋关系,可以将其简单的看作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如果和母亲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孩子会将母亲视作“安全基地”。由此产生的确定感和掌控感,会支持孩子向外进行探索,这种探索会泛化到学习、人际交往、工作、婚恋中。

国内有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测试时,更倾向与对事件和人际关系消极性的解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则更倾向于积极的解读。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孩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也因此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加入依恋研究,使得依恋理论在成人身上的到了验证,也说明了依恋关系稳定、长期存在、难以改变的属性。

  1. 回避型:讨厌亲密,难以和他人建立信任和依赖,过于亲密会令他们感到紧张。
  2. 反抗性:担心自己不受欢迎,担心自己的亲密愿望会吓跑对方,怀疑对方并不是真心和自己建立亲密关系。
  3. 安全型: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不难,我可以依赖他人或让他人依赖自己,既不担心和他人亲密,也不担心被抛弃。

从以上的字面理解,不安全型依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作和婚恋。无法建立信任、依赖,也就无法完成团队合作,我们常说的“不合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婚恋关系中,要么担心自己被抛弃,会使出浑身解数像对方靠近,不断确认对方是否真正的爱自己。要么拒绝亲密,每当对方想靠近,自己会不由自主地推开对方,无法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

  1. 母亲的敏感性

母亲的敏感性是指:母亲能否及时、准确识别婴儿的需求信号。

爱因斯沃斯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后最初的 3 个月里,若是由一位高度敏感性的母亲喂养,婴儿会慢慢和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若是婴儿由一 位敏感性不高的母亲来喂养,孩子会渐渐与母亲形成回避型或拒绝型依恋。

母亲自己的依恋关系类型是影响母亲敏感性的主要因素。篇幅有限,此处不做讨论,感兴趣的妈妈可以自行对照不同依恋类型的典型表现,也可以评论区讨论。

  1. 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

多血质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反应快;胆汁质的孩子易激动、暴躁、精力旺盛;粘液质的孩子安静,情绪反应缓慢持久;抑郁质的孩子反应迟钝、敏感、易悲伤、注意细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