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吉他上的拾音器都应该处于相同的高度吗?
电吉他上的拾音器都应该处于相同的高度吗?
人们经常讨论电吉他拾音器的制造质量、性能和架构。但玩家经常会忽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拾音器如何协同工作的。它们的水平高度通常是一个被低估的参数,甚至部分制造商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吉他多个拾音器之间都应该是水平的(相同高度)吗?一些制造商的产品指南可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拾音器应该具有标准高度。然而,没有什么黄金法则,在一些情况下,将琴颈拾音器设置在低于琴桥拾音器的高度,会形成更为平衡的音色,这也取决于与琴弦相关的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高度如何影响拾音器的性能,拾音器高度的多样性是如何影响音色的,以及如何调整吉他拾音器的高度。
拾音器高度
如前所述,电吉他上允许拾音器的配置和高度设置的多样性(即使在同一型号内),能够混合匹配多个拾音器的输出,还可以独立调整每个拾音器的高度,这有助于我们实现适当的音色和平衡。
高度直接影响拾音器相对于吉他琴体的距离,这是演奏性能方面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就拾音器的工作原理而言,高度也指拾音器磁极与琴弦之间的距离。
拾音器磁场内与琴弦相互作用,协同工作,因此,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将产生多少输出信号。
它们彼此之间距离越近,拾音器的信号就越强,然而,如果磁铁离琴弦太近,它们会对琴弦产生非常强的磁吸力,从而改变琴弦的运动,随着清晰度的下降,由于琴弦和拾音器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延音和音色也会受到影响。
相反,将磁极放置在距离琴弦远的位置上,即使理论上琴弦震动的幅度(强度)更大,但实际上还是会产生暗淡且微弱的信号。这毫不奇怪,磁场因远离琴弦而减弱,它无法产生足够的干扰来转化为电流。
考虑到这两方面,吉他制造商通常会建议给予拾音器一个特定高度(不要太靠近琴弦,也不要太远),以避免破坏其标志性声音。这是一种折中的方法,喜欢探索的你仍然可以调整这些设置。
在不同高度设置拾音器和磁芯
我们之前说过,通过将琴颈拾音器设置到低于琴桥拾音器,可以有效地获得更均匀的音色。
这是因为琴颈拾音器往往比琴桥拾音器输出到声音更大——它们更接近振幅最高的区域(琴弦的中间)。相比之下,在琴桥拾音器放置,琴弦的震动受到更多限制,从而导致低频和音量的输出降低。
虽然如此,你仍然可以尝试不同的参数来寻找你喜欢的声音。如果你更关心增加声音的力量和尖锐的边缘,你可以稍微抬高琴颈拾音器,但要注意拾音器之间的音量差异,不要出现过于夸张的跳跃。
同时,拾音器本身可以设置出不同的角度,以强调吉他的高音或低音频率。比如,如果我们需要高音弦的更多输出,我们可以提高最靠近高音弦一侧的拾音器高度;相反,如果我们需要低音弦的力量(不常见),那么我们可以相应的调节低音位的拾音器高度。
此外,你还可以精确调整每个单独的磁芯制定不同的布置。吉他拾音器的每个磁芯都关联特定琴弦的振动和特定的音频。
一些电吉他拾音器的磁芯设置,是根据无裹丝的G弦来调整的,这是因为裹丝的D弦和未裹丝的G弦在音色方面存在明显的反差。
大部分专家认为,G弦的输出功率最大,因此该弦对应的磁芯应该是埋得最深的。稍微分析一下电吉他琴弦的构造,就会明白这一点。简而言之,裸露的未裹丝的G弦,它的比B弦和D弦更粗(由于裹丝的原因,D弦整体更厚,但弦芯比G弦细),因此它对磁极会产生更强的影响。
除了例外,这些都在证明没有必要将所有拾音器放置在同一水平,如果你的目标是平衡音色,那么水平排列是有害的。
然而,拾音器的调整方式与许多因素相对应,例如弦规、缠绕和张力。例如你采用了高张力琴弦,你可能需要尝试将琴颈拾音器放置在与琴桥拾音器相似的水平位置,以补偿振幅的不足。
拾音器的高度如何调节?
一般来说,拾音器的高度可以通过转动拾音器两侧的螺丝来调整,称为“高度螺丝”。顺时针旋转螺丝将使拾音器向琴身降低,而逆时针旋转螺丝将使拾音器抬高靠近琴弦。
拾音器两侧的高度可以一起修改,还可以选择转动一侧的螺丝来设置"斜坡",并根据你的个人喜好设置音量的平衡。
如果你倾向于Blues味道的"鼻音",你可以升高高音侧或降低低音侧;如果你希望提升低频,你可以尝试提高低音侧或降低高音侧。
就磁芯而言,一些拾音器配有可调节的磁芯,留有调节螺孔,有的还配有专业的调节杆。而没有预留调节功能的磁芯非常不建议去改动,因为它们很容易遭受不可修复的损坏,而且调节的过程要费力得多。
建议在长时间使用后再次调整高度,原因是拾音器在长期使用后往往会移动并有所下陷,信号自然变弱。
经常听到吉他爱好者声称由于输出低而需要更换琴弦或拾音器,但也许实际上并不需要更换什么,只需将拾音器调高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