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读书笔记:《儒林外史》中王玉辉与女儿殉夫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读书笔记:《儒林外史》中王玉辉与女儿殉夫的故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ngdz.com/jingdianwenzhang/dushubiji/69426.html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通过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其中,王玉辉这一人物形象因其对封建礼教的盲目遵从而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通过具体情节,分析王玉辉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主要人物是王玉辉,他在女婿去世后支持女儿自杀殉夫,好赢得一个贞洁烈妇的美名“青史留名”。

余大先生在虞华轩家里坐馆教书,忽然就被朝廷选了徽州府学训导,也就是要去当官了。他带着弟弟一起上任,徽州当地的秀才们都来拜访他。他本来就是有名的文人,众人见他胸怀坦荡,言语爽利,谈的都是有学问的话,每天都有几个秀才来往。

王玉辉六十多岁了,他自己说做了三十年的秀才,是个迂拙的人。家里穷困潦倒,他却没有找个坐馆教书的工作养家糊口,而是立志要编三部书:一部礼书,一部字书,一部乡约书。

他有一个小儿子,四个女儿都出嫁了。大女儿死了丈夫回了娘家守节,三女儿才出嫁一年多,丈夫也突然病死了。

三姑娘说:“大姐姐死了丈夫在家累着父亲养活,而今我又死了丈夫,难道又要父亲养活不成?父亲是寒士,也养活不来这许多女儿。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了。”

公婆听了赶紧劝她别想不开,自古蝼蚁尚且贪生,你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我们养活你。

王玉辉却不劝女儿,反而仔细思考之后劝他亲家由着女儿寻死。他觉得女儿为夫殉节的事是青史留名的好事,不应该阻拦,于是他就回家去叫妻子来跟女儿告别。

他的妻子听了痛哭流涕,连忙坐了轿子去劝女儿,可惜千方百计都劝不动。女儿绝食到第六天已经不能起床,母亲也心痛的病倒了。绝食八天,女儿死了,母亲听了又哭死过去,而王玉辉却说妻子是个呆子,女儿已经成了仙了,哭什么呢?他仰天大笑出门去,还说女儿“死的好,死的好”。

余大先生听说了这件事来灵前祭拜三姑娘,还写了文书给她申请一个贞洁烈妇的牌坊。入祠祭祀那天,县里有头有脸的人都来祭拜,都说王玉辉生了一个好女儿,要请他上座吃席。王玉辉到了此时才觉得伤心,不肯跟他们去吃席。

在家里觉得老妻悲伤,心里烦闷想去南京玩几天,顺便找书坊刻他编的三部书。余大先生给他写了引荐信,到南京可以去找杜少卿他们几个人。

可惜,王玉辉时运不济,半道上去拜访老朋友,发现老朋友已经去世了。到了南京,杜少卿那几个文人他一个也没有见到,还弄得没有路费回家。幸亏又遇到了老同学的儿子邓质夫,接济他十几两银子回了徽州。

《儒林外史》中作者笔下的王玉辉,本性不坏,也没有做过什么恶事,就是受封建礼教影响太深了。为了一个贞洁烈妇的虚名,眼睁睁看着自己年纪轻轻的女儿就那样白白葬送了性命,可悲,可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