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6/t20240626_5761152.shtml

我国海岛众多,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是我国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广东东海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广东第一大岛,东出太平洋,南下东南亚,西倚大西南,是我国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国家和欧洲海陆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大西南金三角经济区的咽喉。岛内有约20万常住人口、59所中小学校,约27000名中小学生。东海岛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民风淳朴,地理位置较偏僻,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带有典型的海岛特征。因此,我们选取东海岛开展调查研究,尝试探讨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解决路径。


“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伍赴东海岛新安小学调研后与该校教师合影。

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

独特的海岛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影响直观而深远。海岛人的闯海精神,深刻表现在当地每位家长都鼓励自己的孩子要吃苦耐劳,依靠努力拼搏来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同时,宽阔无边的海洋精神也影响着当地家长的教育方式,他们更愿意让孩子自由成长,能接受孩子对自己成长道路的选择。最后,从小亲近海洋的成长环境与当地渔业文化也使得当地的孩子富有活力与创造力,孕育着他们独特的环保意识以及劳动意识,而且富有主见。提升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水平,不仅要发扬既有优点,还要找到现有问题加以解决。

家庭教育内容单一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海岛青少年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品行教育,容易忽视爱国主义、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健全人格培养)、生活发展和电子产品使用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部分家长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作业辅导,对孩子的学习表现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可能与当地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调查对象的75.36%,影响到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实践。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不足

在时间投入上,51.21%的家长每天花在教育的时间少于半小时。访谈中,有的家长诉及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处于“有心无力,束手无策”的状态,还有的家长则采取“躺平式管理”,表示自己“不会管,管不了,不想管”。这可能与海岛地区家庭结构特点有关,该地区家庭结构以多子女家庭为主,2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占92.27%,其中3个孩子的家庭结构最多,占42.87%。家长反馈会更关注年龄较小孩子的生活情况。同时,经济因素不容忽视,86.23%的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因经济压力大,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此外,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有关,6.76%的家庭以祖父辈为主,祖父辈的能力、精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在家庭教育中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家长在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中较被动

96.14%的受访家长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90.10%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开展,但现实层面,家长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多是班主任主动与家长联系,讨论内容主要为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从表层原因看,访谈中家长提到“不会说普通话”“对老师的信赖”“时间与精力的不足”是影响家长主动沟通的主要原因,而从深处探究,家长与教师对家校合作的认知差异是影响家长主动性的关键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长认为“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主动沟通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在校表现不佳时才需要与老师联系”。这种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家长建立起“害怕与老师沟通”的防御心理,从而降低了家长在家校合作开展家庭教育中的主动性。

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外部支持有限

家长普遍反映:“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很少获得外界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支持。”当前海岛青少年的家长获得的外部支持仅来源于学校班主任。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缺乏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投入,缺乏资源引进家庭教育指导人才。但家长对获得家庭教育支持的需求是迫切的,也表现出愿意学习的态度。调查结果还显示,27%的青少年为留守青少年,他们的家庭教育易被家长和社会忽视,如青少年表示“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感觉学习没有意义”,他们更叛逆、自卑,易沾染不良习惯,有较强的孤独感。

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路径

推动当地家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生态文化的弘扬。家长要在生活中不断鼓励孩子,培育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直面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塑造拼搏闯海精神;同时,要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关心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发挥宽容无私的海洋精神;最后,自由不等于放纵,家长应当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孩子用积极上进、辛勤付出的方式去追求自由,而不是享受一时的快乐,发挥自由与劳动的海岛文化内涵。当地也应当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文化,例如宝贵红色教育资源、独特的海洋生态环境教育资源等。依托当地家长的信任,村委会、学校可以通过系列宣传或是校本课程的研发或是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实践,在活动中感受海洋精神,以精神鼓舞自身成长,拓宽视野。以此将当地独特海洋文化精神、海洋文化资源与教育充分结合,发挥海岛独特优势。

当地家长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素质,不断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落实。第一,增强家庭教育意识。当地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内容,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不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对孩子品德与生活发展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孩子的品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家长要注重对科学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上对孩子进行照顾,更要在精神层面上注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关注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第三,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家长应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提升家庭教育素质。要结合孩子当前的发展规律与需求,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并结合孩子特点,关注孩子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电子产品使用的情况,及时采取科学的教育手段。只有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素质、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进一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主阵地作用。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学校应当发挥主阵地作用。第一,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向家长传达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如相信孩子的发展潜能、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同时,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概念与内容,鼓励家长积极发声、主动参与到家校合作的工作中来。第二,督促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学校可通过家访活动,走进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开展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离异家庭或是留守儿童的了解,督促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第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在职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邀请家庭教育指导领域专家对在职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层次的专业指导培训,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与激励制度,提升教师参与的主动性与培训的有效性,从而建设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第四,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数字化平台。学校可依托“互联网+”打造家庭教育指导云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与资料,举办“家长交流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线上指导,并开通网络反馈通道,便于家长及时反馈自己的困惑。

强化政府的保障与支持作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间的密切配合与相互支持。国家应当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不断深化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家长参与“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落实:第一,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关于裁决主体、执行力度以及拒绝执行的惩罚措施等惩处细节。此外,当地政府也要结合海岛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政策,如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准入与考核监督制度,避免当地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建立之后流于形式。第二,经济层面,政府应当为海岛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经费保障。首先,当地政府预算要安排一定比例家庭教育专项经费。可通过购买服务和项目化运转的方式,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根据当地情况设置本土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指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为提升海岛地区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当地政府应当结合海岛地域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并出台相应激励机制,吸引人才流入和乡村劳动力回流,减少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提升对困难家庭的专项资助,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促进海岛青少年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第三,外部支持层面,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建立完善海岛青少年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志愿服务为海岛青少年提供免费课业辅导与更多的特色课程服务,弥补当地师资力量的不足,缩短城乡家庭教育差距,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