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给你讲心电图2-心电向量
从基础给你讲心电图2-心电向量
心电图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要深入理解心电图,首先需要掌握心电向量的基本概念。
心电向量的合成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都会发生大量心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每个心肌细胞的电活动都会产生一个具有特定方向和大小的心电向量。将这些众多的心电向量综合叠加,就形成了综合心电向量。
- 如果两个向量方向相同,它们的综合向量就是两者之和。
- 如果两个向量方向相反,它们的综合向量就是两者之差。
- 如果两个向量之间存在夹角,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得到它们的综合向量。
由于心脏电活动是动态变化的,每一瞬间都会产生一个新的综合向量。将这些连续的综合向量顶点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环状曲线,称为心电向量环。由于心脏是一个立体结构,因此心电向量环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心电向量环。
心电向量环的分类
根据心脏电活动的三个主要阶段(心房去极化、心室去极化和心室复极化),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心电向量环:
- P环:代表心房去极化过程,通常显示为红色。
- QRS环:代表心室去极化过程,通常显示为蓝色。
- T环: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通常显示为黄色。
心电向量的投影
由于空间心电向量环是三维的,无法直接记录在二维平面上,因此需要将其投影到特定的平面上进行记录。以QRS环为例,主要涉及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额面、横面和右侧面。
第一次投影:平面心电向量
将空间心电向量环垂直投射到这三个平面上,得到平面心电向量。以额面为例,它对应人体的六个肢体导联(I、II、III)。
第二次投影:导联轴投影
在平面心电向量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投影各个导联的导联轴。以I导联为例,其观测方向是从正0度观察,画一条与之垂直的线即为等电位差线。导联轴的右半边为正向,左半边为负向。
当心电活动开始时,会先经过一个极小的负向电位(浅蓝色部分),再走完剩下的大部分正向电位(深蓝色),因此I导联的QRS波会表现为一个小的负向波形和一个较大的正向波形。
其他导联情况
- II导联方向是从右手指向左腿。
- III导联方向是从左臂指向左腿。
以等电线为轴画出与之垂直的横线,从哪边观察那侧就是正向区域。
横面投影
横面是一个水平面,对应人体的六个胸导联(V1-V6)。以V2导联轴为例,下面为正向,上面则为负向。当电流开始流动时,形成近似等位的电位,因此V2导联的QRS波形会是一个近似等位电位的波形。
通过上述投影过程,可以得到所有常规心电图导联的QRS波形。
总结
理解心电向量的数学含义是解读心电图的基础。通过掌握心电向量的合成、投影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电图在不同导联中的表现,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