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鸭慧源”团队深入乡村,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振兴
川农“鸭慧源”团队深入乡村,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振兴
为进一步了解农户在养鸭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探究养鸭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BDAS科技小院“鸭慧源”团队深入乡村,开展养鸭业实地调研。
在对四川成都、雅安名山、德阳旌阳等地的养鸭场进行深入走访和交流后,团队收集了大量关于养鸭成本、饲料配方、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的第一手资料。养鸭农户们普遍认为,成本控制和疾病预防是养鸭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们直接影响到鸭子的生长和鸭肉的产量与品质。然而,养鸭农户们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尽管他们深知这些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但现有养鸭场的条件限制了对鸭子生长过程中各项需求的精确把控。这不仅影响了养鸭业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面对这一挑战,养鸭农户们正在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期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更有效的成本管理和疾病防控,从而提升养鸭业的整体竞争力。
养鸭场概况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鸭慧源”团队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并着手研究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们挑选出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嵌入式开发和其他相关计算机技术来解决的问题,与专家一起深入探讨了多种先进养殖方法在乡村的应用可能性。“夏天饲料易发霉,发霉的饲料会大大提高鸭子的死亡率。团队中的王雨涵同学建议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防腐剂,如蒜粉或某些植物提取物来防止饲料霉变。”
团队在采集数据
“科技创新是现代养鸭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团队负责人在总结时强调。“鸭慧源”团队在养鸭场的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川农学子的创新与担当。在巩固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他们运用智能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工具,优化了养鸭流程,提高了养殖效率,同时,通过推广科学的养殖方法,帮助当地农民着力于提升养鸭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鸭慧源团队的成员们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责任。